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张小娟)7月14日,记者从青海省人民检察院获悉,2021年以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发挥强制报告制度作用,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24件,涉案线索源于强制报告的有66件,强制报告报案量逐年上升,在及时发现、有效制止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和解救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增强强制报告制度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省人民检察院与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女联合会等部门通过联合开展“未爱守心 携长风予你”法治进校园、“未爱守心”法治云课堂、女生课堂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强制报告制度,召开联席会8次、培训会350余场次,张贴海报2.6万余份,签订承诺书4350余份,搭建小程序23个,悬挂检察官信箱149个,受众达19万余人次。
合力推动制度落地落实,全省各级检察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关制度机制34项,为深入推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6月,省人民检察院等9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2024年12月,9部门对《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重点对强制报告方式、渠道、检察机关对强制报告制度执行、监管不力进行监督纠正的方式,以及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等内容进行了完善。
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压实报告主体责任,强制报告制度建立以来,检察机关依法对落实情况进行法律监督。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在办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开展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倒查,通过“逐案倒查”,及时发现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案件线索并立案查处,进一步推动实现强制报告义务主体“应报告尽报告”。2021年以来,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在司法办案中共发现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案件线索113件,行政公益诉讼立案95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73件,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62件,磋商函20份。“未爱守心”强制报告微信小程序受理强制报告线索34件,法律咨询1件,相关线索经公安机关立案查处3件。
编辑: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