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津,暑气像层密不透风的纱,裹着西青区辛口镇的土地。在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比暑气更盛的是一派忙碌景象——机器嗡鸣中,种子正被编织成整齐的“带子”,泥土翻动间,承载着800多户农户对秋冬的期盼。这颗被老天津人念叨“落地摔八瓣”的沙窝萝卜,正借着老字号的新科技,把这份脆甜的美好,编织进更多人的生活里。今天,咱们就去探寻这颗萝卜背后藏着的创新故事。
走进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不是堆积如山的农具,而是两台灵巧运转的“种子编织机”。工作人员熟练地将精选出的优质种子放入机器,转眼间,种子便被精准地编织进可降解的纸带中,形成粒粒分明、等距排列的种子带。种子带上,每粒种子的间距严格控制在几厘米左右。
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李耀勇销售总监
“引入种子编织机,彻底告别了粗放撒播。过去种子浪费多,现在能精确控制株距,显著提升利用效率。理论上,一亩地精准种植6000-7000株,约合一平米10株。真正做到‘数着粒儿种萝卜’,性价比大幅提高。”
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现下正是关键的“土地养护期”。只有让土壤吸饱养分、充满空气,种子才能扎得深、长得壮,结出的萝卜才水分充盈、口感脆甜。种植了十多年沙窝萝卜的农户方玉俊,这段时间也每天下地铺肥。在她的记忆里,最早种萝卜得蹲在地里“撒种子”,籽儿要么扎堆,要么稀得“能跑老鼠”。如今有了种子带,为她省了不少事,跟着合作社,她的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辛口镇农户方玉俊
“我是2007年加入合作社的,有4亩半地种萝卜。这些年,跟着合作社干,萝卜销路一年比一年好,年收入稳定在三四万,行情好时还能多赚两万块!”
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李耀勇销售总监
“沙窝萝卜的黄金播种期在立秋前后,大约8月中旬。现在农户们正忙着整地、备肥。我们坚持只用农家肥和安全的绿色肥料,这是保证萝卜绿色生态种植的根基。”
每一寸土地的精心呵护,都是对品质的无声承诺。该合作社对化肥的彻底摒弃,让沙窝萝卜从生命之初便打上了鲜明的“生态”烙印。
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李耀勇销售总监
“种子是根本。我们双管齐下:一方面,与指定农户长期合作,对传统农家种进行‘优中选优’的持续育种,守住‘老味道’;另一方面,在市农委支持下,联合天津农科院开展育种攻关。我们提供母本种子,农科院进行杂交提纯优化,这几年成功推出了‘天星’‘七星’‘金星’等系列改良品种。新老种子并行,确保品质稳定传承与持续提升。”
在辛口镇,曙光合作社已汇聚了207户核心社员,辐射带动周边800多农户共同致富。从2007年9月,李树光等几位小沙窝村村民的联合创业起步,到如今拥有超2500亩种植规模的全国示范社,曙光合作社用十余年光阴,扛起了“沙窝萝卜”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它一路成长:从无公害基地认证,到市级、国家级示范社的荣誉加冕;更在2009至2018年间,五度摘得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其品质实力,有口皆碑。
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李耀勇销售总监
“我们的销售网络如今铺得很开:一是面向市民的零售端,在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直营店和旗舰店,同时为大型电商平台供货;二是发力抖音直播,通过官方店直接触达消费者;三是对接餐饮企业、烹饪协会、饭店协会,向专业水果批发商、高档食材配送商供货,全面渗透高端餐饮渠道。通过这种线上线下、零售团购、直营分销相结合的多渠道策略,持续扩大‘津门老字号’影响力,推动曙光沙窝萝卜走向全国。”
当种子编织机在夏日的沃土上划出精准的轨迹,当直播间的灯光照亮传统农耕智慧焕发的新颜,这颗以“落地摔八瓣”闻名的脆甜萝卜,正迈着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向更广阔、更精彩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