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昆明出台30条措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8:36:00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包括7个方面30条措施,其中明确推动109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

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稳定在354万亩

《措施》结合昆明实际,围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着力做优做强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7个方面,制定30条措施。

在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方面,实施粮油作物单产和品质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等油料扩种潜力。落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要求。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预计分别稳定在354万亩、107.5万吨及以上;计划完成9.2万亩大豆、11.3万亩油料种植。同时,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562.8万亩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开展撂荒地复垦利用。计划建设17.4万亩高标准农田。

加强与国家、省科研单位和高校合作,推动农业科技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5.5%。发展智慧农业,开展10个农业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建设。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上,包括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探索建立蔬菜、水果等重要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名录。健全“菜篮子”主要产品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定期发布供求信息。推动粮食机收减损、粮油加工标准化。

《措施》明确,通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帮扶项目资产管理长效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等措施,持续巩固拓展全市脱贫攻坚成果。

在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措施》明确,将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包括实施产业发展保增收、就业提质带增收、改革创新促增收、政策落实稳增收、主体带动拓增收、脱贫成果巩固兜增收“六大行动”。到今年底,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6%左右。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升行动,推进109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

开展重点产业

“十百千”行动

在做优做强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方面,《措施》明确,实施“四大工程”,即特色产业增效工程、一二三产融合工程、农业贸易优化工程、农业品牌引领工程。其中,紧盯“1+9+2”农业重点产业,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开展重点产业“十百千”行动,把“林、果、药、烟”打造成4个十亿级产业、“畜、菜、花、菌”打造成4个百亿级产业,推动其他特色产业产值提升,力争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72:1。优化提升“蔬菜、肉牛、中药材、水果、咖啡产品”5个交易中心运营水平,年交易额达300亿元。实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壮大行动,年内新增农业龙头企业95家、农业市场主体300个,推动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质扩面。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扩面提质行动,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0个。

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方面,《措施》明确,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措施。其中,推进东川区、晋宁区、安宁市等9个县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95%以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措施》还围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等方面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同时,对2025年全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清单化”。(昆明日报首席记者 廖兴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