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4月22日,铭普光磁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铭普光磁面临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33亿元,同比下降14.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亿元,连续两年亏损。
这家曾经在5G建设浪潮中风光无限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正经历着成立17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当传统电子元器件业务遭遇行业周期绞杀,16.33亿元的营收规模已倒退至2019年水平,而存货周转天数却创下145天的历史新高。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4500万元,这是自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入不敷出”。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首次转负,账上4.12亿元的短期借款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
近年来,在AI浪潮奔涌袭来的当下,依托自身能力优势和技术内核,铭普光磁持续在光模块领域纵深突破。铭普光磁透露,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深耕细分市场,依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有选择性地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全球磁性元器件市场规模约1600亿元,同比增长6%左右,主要得益于新能源、电动汽车、5G 通信、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强劲需求。亚太地区磁性元器件占据全球磁性元器件市场的60%以上,其中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占比超过40%。随着新能源、5G 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磁性元器件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保持6%—10%的年均增长率。
2024年,铭普光磁实现营业收入16.33亿元,比上年下降14.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亿元。公司营收下滑受外部宏观环境多重压力,磁性元器件业务受通信设备需求变化影响,部分订单阶段性减少或成磁性元器件业务大幅减少的主因。
铭普光磁的困境是通信设备产业链的缩影。
回顾2024年,在消费电子领域,经济增速放缓、设备换机周期延长及市场饱和致使中国PC市场低迷,进而导致公司电源订单减少。在信息通信领域,2024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显著降低,5G基站建设进度放缓,通信设备厂商对磁性元器件的采购需求收缩,进一步影响了公司该板块收入。从财务数据来看,低毛利产品占比上升,拖累整体盈利能力。铭普光磁毛利率从2020年的18.6%下滑至2024年的11.98%,反映行业价格战加剧。
光通信是铭普光磁寄予厚望的业务板块之一。铭普光磁早在2018年便开始在AI算力方面有所布局,目前光器件已位列行业龙头,光模块以行业少有的 ODM/JDM 模式运营,力图在这一市场中获得领先地位。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超大算力时代,进一步拉动光传输的需求,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引发的海量并行计算需求,正驱动数据中心网络带宽向800G/1.6T迭代,刺激高速光模块市场加速扩容。据Coherent预测,未来五年内,800G、1.6T和3.2T数通光模块市场将以超过4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2023年的6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42亿美元。
2024年3月,铭普光磁的硅光800G DR8光模块Demo通过行业测试,成为国内少数突破该技术的企业之一。这一进展被行业视为“从追赶到并跑”的标志。
但资本市场似乎对这个故事将信将疑。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35亿元,占营收比重升至8.27%,却未能阻止股价年内下跌34%,业内人士分析称,其问题在于商业化进度过慢。如中际旭创的800G模块去年就已量产,而铭普至少要等到2025年底。
研发投入的另一个争议点是方向分散。除光通信外,公司还同时布局车载电子、便携储能等五个领域。记者梳理发现,其2024年推出的10款新产品中,包括智能骑行码表、户外电源等消费级产品,但合计收入占比不足3%。这种撒胡椒面式的创新,反而稀释了核心资源的投入。
面对困境,铭普光磁积极进行战略调整与技术深耕,通过灵活调整募集资金用途,将“光伏储能和片式通信磁性元器件智能制造项目”部分资金及“安全智能光储系统智能制造项目”剩余资金用于建设“光模块及光器件产品改建项目”,提升公司在通讯模块及器件领域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2021年,铭普光磁成立创立子公司广东铭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开启TO B+TO C双品牌转型战略,试图进入C端产业。
“短距高频、即时体验”为特征的轻量化户外消费场景形成千亿级新兴消费市场。露营场景的爆发式增长不仅带动了声光娱乐系统的升级,更推动了从移动数字基础设施到智能能源管理的全链路创新,促使便携式储能产品向系统化、智能化方向迭代。
近年来,铭普光磁正积极布局战略级消费市场,通过构建高价值产品生态,把握新消费场景下的增长机会。在产品方面,铭普光磁在2024 年成功研发10 款产品,其中网电产品4款,骑行装备6款,搭建智能骑行生态(APP+硬件),建立骑行数字化平台,搭配手表、码表、心率带等相关产品。
然而,C端产业的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年报显示,To C端业务的广告投放与渠道费用是近些年铭普光磁亏损主因之一。目前To C端业务销售渠道单一且溢价偏高导致公司相关业务利润偏低。对此,铭普光磁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营销策略,加强精准投放能力,在有限的资源投放下力争投放效益最大化,同时将营销管理进一步流程化、体系化,为精准营销做好铺垫工作。
铭普光磁表示,2025年是公司战略图谱实施的关键一年,铭普光磁将继续深耕光、磁、电源技术,拓展技术应用产品矩阵。通过持续深挖客户需求,由单一功能的元件向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升级,打造新型数字基建赋能者的核心能力。同时,公司积极把握产业转型风口,将“新能源、算力、机器人”产业作为公司第二类战略核心业务,在塑造品牌道路上持续发力,实现战略性突破。
面对阶段性经营压力,铭普光磁表示,将系统推进业务结构优化与资源整合重组,通过多元化战略增强企业韧性,着力实现经营质量改善与财务健康度提升。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公司正积极进行各业务模块产能的战略调整,以东莞总部为中心,将湖北制造基地作为数通光模块业务重要制造基地并建设相关产线,将河南制造基地作为磁性元器件业务的制造基地并扩大投资,将江西铭普作为电源的生产制造基地,越南海外制造基地完成装修进入试产阶段,逐步提升公司的产能和生产效率。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铭普光磁的亏损年报反而像一份宣言:当旧业务的光环褪去,真正的成长才刚刚开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