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双林股份宣布,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拟聘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本次发行并上市的审计机构。
而就在公告日前一周的7月11日,双林股份还“结合目前资本市场环境、公司实际情况及公司发展规划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公告终止15亿元A股定增计划。
该计划原定用于投建滚柱丝杠及关节模组产业化项目、高精度数控磨床扩产项目等,以顺应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
转向港股融资,双林股份有何打算?
双林股份公告。
谋取“A+H”两地上市
双林股份成立于2000年,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轮毂轴承、滚柱丝杠、滚珠丝杠等。
去年,双林股份依托在汽车零部件领域蜗杆蜗轮等方面的长期技术积累,正式跨界至机器人领域。受此影响,双林股份股价从3.8元/股一路升至58.69元/股。
截至7月21日收盘,双林股份报收48.19元/股,总市值275.6亿元。
如此亮眼的股价表现,双林股份“总舵手”邬建斌功不可没。2004年,年仅24岁的邬建斌接手公司出任董事长一职,而后其仅用6年时间,便于2010年带领公司登陆A股创业板。
本次筹划港股IPO,双林股份表示,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扩充公司战略规划产品的产能。
双林集团。
财报显示,2024年,双林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18.64%;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514.49%。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2.51亿元至3.1亿元,同比增长1%至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8亿元至2.88亿元,同比增长44%至82%。
对于2025年上半年业绩保持增长势头的原因,双林股份称,由于国内新能源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提升。同时,公司积极运用数字化管理工具,不断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实现降本增效。
根据此前披露的发展规划,双林股份将在今年推动战略转型升级——深化全球化布局,重点突破东南亚及北美区域市场,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拓展特种材料在工业装备领域的应用。
其中,双林股份通过在泰国投资新火炬工厂,已布局3条高端轮毂轴承生产线,实现本地化生产,全系产品已获得美国海关的原产地认证并收到e-Ruling认证函。该工厂已于2025年1月正式量产,产品陆续交付中。
H股IPO再升温
去年以来,市场便掀起赴港IPO热潮并持续至今——今年上半年,港交所完成43宗首次IPO项目,同比增长43.33%;募资总额达1067.13亿港元,同比增幅达688.54%。募资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881.47亿港元。
截至7月18日,仍有165家企业处于港交所IPO排队状态。其中,6月为申报高峰期(共81家),仅6月27日,就有16家内地企业在港交所递表,申请在港股主板上市。
此外,“A+H”两地上市的热度也持续攀升。今年以来,不少A股公司成功赴港上市。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金额居前的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均为A股上市公司。仅上述4家公司,募资总额就超过718亿港元,占比67%。
目前,均胜电子、奥克斯电气、格兰控股集团等甬企也正处于港交所IPO排队中。其中,均胜电子于2012年登陆A股,港股备案状态现为补充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奥克斯电气在今年1月15日首次递表后,已于7月17日取得证监会备案通知书,开启港交所IPO“二次闯关”。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表示,去年9月以来,中央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逐步落地生效,与港交所上市规则优化措施形成“政策共振”,直接推动港股市场持续向好。
展望下半年,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预计,2025年,香港新股市场可通过80只新股融资2000亿港元。除了年内或会新增25只“A+H”新股外,大部分的上市项目将会来自科技、传媒、电信以及消费业。
附:境内企业赴港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截至2025年7月18日)
记者 张恒
编辑 徐奕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