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茶香漫青山 产业富乡野——河南省商城县万亩油茶基地的振兴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3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王文坛) “一树油茶满山春,千家万户笑颜开。”清明节前,河南省商城县白沙岭的油茶树已抽出嫩绿新芽。站在山坡上远眺,层叠的茶林如碧浪翻涌,细雨后的山岚缭绕如纱。这片位于大别山北麓的革命老区,如今凭借油茶产业发展,已成为融合生态、产业、文旅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图为长竹园乡万亩油茶林。何青摄

老茶树的新生机

商城县属油茶自然分布区,有着约2000年的油茶种植历史,全县现有50年以上树龄油茶近2万亩,100年以上油茶古树约有5000株左右,长竹园乡是当地油茶古树主要分布地之一。过去,“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句话形象地体现了当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一亩油茶百斤油”的愿望,当地采用“除杂疏密+配方施肥+高接换冠”等技术,持续对油茶低产林改造,使油茶林产量显著提升。据悉,通过低产林改造、油茶林补植补造等方式,该县长竹园乡完成了以白沙岭为核心的油茶低产林改造2万余亩,新造油茶林1100亩,年产油茶3000余吨。

产业链上的“花果同枝”

油茶的奇妙,在于“花果同枝”——花开时,枝头已挂满硕果。这一自然奇观,被长园野生茶油公司转化为产业优势。依托万亩油茶基地的生态景观资源,当地积极探索“茶旅融合”的新路径。在油茶基地间作、套种花卉、林果、中药材,建起农家乐、采摘园、露营地、民宿等,将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让油茶基地不仅能产出“油瓶子”,还能吸引游客、带来人气,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油茶+观赏+养生+休闲”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当地油茶树枝头挂满颗粒饱满的油茶果。商城县政府供图

绿山青山的“政策密码”

该县紧抓中央财政油茶示范奖补政策机遇,出台了《商城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构建起“新造+改造+管护”全周期扶持体系。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45.81万亩,建成万亩以上油茶基地6个、百亩以上油茶基地460个,全县茶油毛油产量达300万公斤,年产值达5.77亿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长竹园乡5000余户人民群众增收,人均产值3000元左右。

图为全国油茶乡土专家丁大国介绍当地油茶产业。何青摄

夕阳为白沙岭的茶林镀上金边,山脚下的村庄灯火通明。从“荒山秃岭”到“绿色银行”,油茶产业正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答卷。正如那花果同枝的油茶树,乡村振兴的梦想在此生根、绽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