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
7月22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回答顶端新闻记者提问时介绍,已有1543种药品参与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徐想 摄)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李东梅介绍,近年来,残疾人无障碍需求由设施扩展到信息交流、公共服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残联推进无障碍法规政策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更加有力。李东梅表示,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的政策文件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得到有效实施。各地残联推进完善地方立法,比如甘肃、内蒙古都已经出台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地方性法规。
顶端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中国残联推进无障碍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更加坚实。同时,推进无障碍科技赋能创新应用加快发展,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更加便利。通过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目前有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了改造,语音识别、文本转换等功能上线。更多电视节目加配了字幕和手语。
顶端新闻记者提问(徐想 摄)
李东梅介绍,多地开展了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目前已经有1543种药品参与试点。相关企业公益无障碍导航已覆盖了69座城市,听障人士呼救小程序和120报警平台在多地启用,智能化公交出行服务系统逐步推广,科技让无障碍体验持续提升。
此外,中国残联推进无障碍督导宣传广泛开展,无障碍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国残联为128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各地残联建立无障碍督导队伍,截至去年底,督导或促进员已经有20608人,其中残疾人的督导员有94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