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南“千企万户大走访”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全省累计授信突破550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6:18:00    

南海网4月3日消息(记者 汪慧)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获悉,自2024年10月25日海南全面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以来,全省创新构建“政府搭台+金融支持”服务模式,通过三级联动机制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5年3月,全省已走访企业36.31万户,纳入推荐清单企业约2.98万户,累计授信金额554.72亿元,实际发放贷款356.82亿元,贷款平均年化利率低至3.81%,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海南建立“街道摸排—银行对接—平台统筹”三级服务体系,组织街道办、乡镇和居委会等基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与银行信贷专员组成服务小队,围绕“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目标,重点针对特色产业、受灾企业及外贸主体开展地毯式走访摸排。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依托海南省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的“千企万户大走访”线上系统,实现“扫码填报—自主匹配—云端审批”全流程数字化服务,企业融资时效均有较大提升。

海南各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坚持“两手牵”,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打出“无还本续贷+信用担保+利率优惠”政策组合拳。重点关注省内特色产业、外贸企业,以及去年遭受“摩羯”超强台风和极端暴雨灾害导致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推动银行机构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优化贷款产品、服务模式和审核流程,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同时,指导各银行机构切实落实尽职免责政策,为信贷人员解除后顾之忧,持续构建银行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海南建立了省级“信贷池”机制,对首次对接未能获贷的企业进行全行业二次撮合。银行机构可通过海南省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信贷池”查看企业基本情况和未获得信贷的原因,进而选择符合本行信贷条件的企业进行对接。对于最终无法获贷的企业,工作机制从多维度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切实推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跟进辅导,鼓励银行机构建立“一企一策”培育机制,帮助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为企业将来获得融资支持奠定基础。

在各级工作机制指导下,辖内各银行机构不断优化产品和业务流程,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

比如针对受台风冲击的受灾企业适配无还本续贷政策并实现“T+0”审批。在文昌市潭牛镇,某纸制品生产企业因灾导致流动资金紧张,生存与发展陷入了困境。农业银行文昌支行对企业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企业适配无还本续贷政策,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350万元续贷的全部流程。

中行海南省分行根据临高县当地特色产业渔业的相关政务信息,推动研发专属渔船贷产品,为临高县渔民先发放造船和购船所需的贷款,在渔船建造或购置完毕后再办理抵押手续。同时协调县政府相关办证单位,开通了相关抵押登记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可在一天内完成渔船的抵押登记手续,高效支持当地海洋渔业发展,预计今年上半年该产品贷款金额将超过1亿元。

在乐东,海南农商银行乐东支行以企业流转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创新引入乐东县融资担保公司和海南省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为该企业提供300万元和19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有效解决公司资金短期周转困难的燃眉之急。银行还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定制“定期结息到期还本”的先息后本的还款计划,给予公司利率优惠,极大缓解了公司的现金流压力,稳定其经营生产活动。

下一步,海南支持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将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一部署,单列外贸和民营企业板块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开展优先走访对接,持续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动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