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充电宝质量安全事件不时发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天起,依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将对充电宝、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实施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根据规定,所有未取得3C认证的充电宝、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品,将不得继续生产、进口或销售。
深圳华强北赛格通信市场,是深圳最大的数码产品卖场之一。一楼的大部分档口都有充电宝销售,来询价购买的消费者也有不少。据档口老板介绍,从7月份以来,3C充电宝销量就开始持续增长,进入八月,销售热度持续。
与一个月前相比,现在华强北市场中虽然还能看到少量无3C标识的充电宝,但经过认证的3C充电宝已成为销售主流,50—100元的产品销量大增,30元以下的无3C充电宝明显减少。也有商家告诉记者,因为目前已获3C认证的电芯供应偏紧,最近一些品牌3C充电宝还出现小幅涨价,以10000Ah时的充电宝为例,涨幅约10元左右。
商家表示,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因为企业需承担认证检测等合规成本,另一方面为满足安全标准,企业在电芯、电路板等核心部件上要采用更高质量的原材料。
充电宝的核心部件是锂电池(通常称为电芯),而正极材料在电芯成本中占比高达30%~40%,是厂商降成本最可能“动手脚”的地方。如果充电宝制造商选择价格更低的电芯来降本,电芯厂商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也可能在关键的正极材料上妥协,例如使用杂质含量高、纯度不足的次品材料。这些杂质(多为金属元素)导电性强,极易在电芯内部引发微短路,导致局部过热。
对此,新版CCC认证规则对生产企业的关键工序提出了明确要求,涵盖了从正、负极等关键原材料筛选到成品组装的20多个环节,要求企业必须确保生产设备的适配性、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原材料质量的可靠性,从源头上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新规还指出,认证委托人应当在产品本体的适当位置,或产品标牌上,加施标准规格认证标志,或自行印刷、模压认证标志,并确保认证标志的管理、使用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及国家认监委有关文件的要求。
目前充电宝有效CCC认证证书5012张,获证企业539家;锂电池有效CCC认证证书27167张,获证企业1047家。
来源:经济日报综合央视财经、广州日报、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