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周平
一位营销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文案素养?4月底,劲牌公司营销中心员工黄辉将在读书分享会上分享他的阅读心得。
让每个员工每个月读一本书并撰写读书心得,劲牌已坚持了20个年头。一路走来,很多员工说,读书充盈了自己的知识库,提升了业务技能,更是筑起了一座宁静的精神灯塔,从中汲取阅读的乐趣与力量。
让读书成为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的动力引擎
1999年,劲牌公司确立“办学习型企业、育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理念,让学习成为企业和员工的常态。劲牌公司学习管理主管曹梦婷介绍,2005年6月,劲牌公司首次颁布《读书管理办法》,要求员工每个月读一本书,并写读书心得,把读书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确定下来。
2021年,黄辉入职劲牌公司营销中心。“刚开始,我感觉读书是比较私人化的事情,尤其是步入职场后,囿于工作事务、社交应酬、家庭琐事,总是有各种理由让我们找借口不读书。”黄辉说,慢慢地,这项硬性规定逐渐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
入职4年来,黄辉至少阅读了48本书,期间参加了6期读书分享会。“那些读过的文字,都会潜移默化重构迭代我们的认知。”黄辉说。一本《营销笔记——经典营销理论的中国实践》,他反复阅读了多遍,每一次阅读,他总能从中悟出不一样的见解,真正应验了那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箴言。
“如果有一家公司,要求员工每月读一本书,还要写读书心得,并形成制度上升到公司行为,那绝对是‘真爱’。请一定懂得珍惜和感恩。”黄辉认为,因为它是真心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而非仅仅提供一个工作岗位。
阅读“充电”助普工走上管理岗
为鼓励员工读书,劲牌公司专门修建劲牌书房,目前有各类藏书5979本,涵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品行修养、通用技能以及少儿读物5大类,且不定期更新。劲牌公司要求员工每季度至少阅读一本专业书籍,并每个月评选10篇优秀读书心得,获评为季度优秀的员工可获得100元购书补贴。
2010年,19岁的方筝筝进入劲牌公司,成为劲牌酒厂的操作工。“难道我一辈子就做一名普工吗?”抱着一份不甘心,方筝筝认真看书,并将每月一篇读书心得视作练笔机会。笔头得到了锻炼之后,她又尝试着向《劲牌人报》投稿,宣传车间企业文化。很快,方筝筝的稿件在内部刊物上刊发。
普工、班组长……一路走来,如今方筝筝已成长为劲牌酒厂包装二车间的成本管理人员。“从能力、学历并不高的起点一路走来,如果不是坚持读书,我没有办法走上现在的岗位。”方筝筝说,在工作上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习惯了向书中寻找答案。专门剖析华为公司管理理念的《理念·制度·人》一书,就给过她很多启发。
文字的力量传递生活正能量
“我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能让人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劲牌酒厂综合管理科工作人员何志娟,进入劲牌公司工作已有18年,厚厚的读书笔记记下了她多年来的读书感悟和心路历程。
梁实秋的《雅舍》,何志娟读得爱不释手。“一件小小的生活琐事,书里都能写得妙趣横生。”她说,读喜欢的书,心态始终乐观向上,同时还能给同事传递正能量。
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书中,26岁的劲牌信息中心开发工程师李小宁,看到了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方向。“我觉得读书可以摈弃功利心,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发展,也丰富了我的思维方式。”
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中,劲牌研究院微生物研究室陈申习悟到了许多人生哲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这段话里,我看到了孔子的人生追求。”陈申习说,从古至今,人们对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