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网约车“单王”张熹:流量时代,方向盘比镜头更让我踏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15:4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越

劳动者们,在日复一日的奔忙中,以辛勤和坚守,为自己赢得尊敬,让自己的价值熠熠闪光。这个“五一”,我们回访了曾记录过的一些劳动者:今年的“五一”,他们怎么过?又有哪些思考?

今天,我们关注网约车“单王”张熹。从码农到网约车司机,面对突然的“走红”和各类商业邀约,他依然选择手握方向盘,继续奔跑在路上,“方向盘给我的踏实感,是任何镜头都给不了的。”

这个“五一”假期,潮新闻记者回访了曾因“码农辞职成网约车单王三年赚近70万”登上热搜的当事人张熹。两个月前,潮新闻的报道让他意外“走红”。面对记者,他笑着说:“没想到人过40岁还能‘出道’。”(此前报道)

如今的张熹,成了公众人物。多个社交平台的官方认证、纷至沓来的广告和直播带货邀约、关于收入真实性的争议……突如其来的关注让他身陷流量旋涡。但这位“网络红人”依然保持着两点一线的日常:接站地、目的地。周而复始。

“方向盘给我的踏实感,是任何镜头都给不了的。”面对所有商业合作邀约,张熹都选择了拒绝。在这个人人追逐流量的时代,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真正的成功,是找到让自己心安的生活方式。

这个假期,张熹依然在努力冲刺“单王”,力争卫冕。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他目光坚定:“得到乘客、家人、平台的认可和鼓励,生活有了更多收获和盼头。要把这份工作干到退休。”

张熹在机场外等乘客给你落地。潮新闻记者 于诗奇 摄

以下是专访对话:

潮新闻:今年“五一”订单量有什么变化?这个假期对您有何特殊意义?

张熹:“五一”订单我是从清明假期,陆续收到预约。所以,“五一”节前几乎已经排满了,比往年多一些。4月30日这一天,我特地看了下这三年的收入,距离70万元差2000元,所以忙完这个“五一”,三年收入就超70万元了。

看到网友们评论,对我三年赚70万争议比较大,很多人不相信,觉得我在炒作,要流量去直播带货。其实这个收入是绝对真实的,70万元也包含了高速费、汽车充电费等这些成本支出。

我是平台“专车司机”,专做机场、火车站的接送服务,单价比普通市区的单子价格稍微高一点,相对来说远途订单也多一些。不过,这几天也是我第一个收入打7折的“五一”。根据平台规定,我开的大众SUV车型从舒适车型降到经济型,订单价也被相应降低。一些同行已经重新买了车,我也考虑过是否租一辆,每年大概8-10万元租车费,但从长远看不划算,所以再观望下。

潮新闻:三年专车司机,累积了多少订单和里程?

张熹:总共订单已经超过4500单,行驶了37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8圈多,而且乘客好评率100%。但说实话,这在行业内并不算特别突出。

前几天,我在潮新闻看到杭州网约车司机袁永辉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的新闻,深受触动。此前,他已经和方向盘打了20年交道。开过卡车、货车,也做过私人司机,他最珍视的还是网约车司机的身份。我很赞同他的做法,“网约车是城市的一张‘流动名片’”,我此前也干过程序员,但是现在的工作获得感,是前所未有的,我也能他一样,在这行干一辈子。

张熹与乘客交流。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潮新闻:有遇到过乘客通过潮新闻报道,上车认出你吗?他们有什么反应?

张熹:现在很多乘客,一上车就能认出我就是新闻报道的“单王”。我平时是光头,带一副黑框眼镜,穿白衬衫、黑西装,一身“标配”比较好识别。他们会很热情地和我交流,了解我的工作日常。整个车程,我们都很开心。

还有一些乘客在订单留意到了,我的头像下方有“城市王者”的标识,他们会好奇问我称呼代表了什么,和金牌司机有什么区别?我会解释,我是2024年所在平台授予的“城市王者”,获得概率是三千分之一,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王”,会根据服务、评价等很多方面综合评判。

在交流中,我也会主动和乘客说,我们会提前抵达后。等乘客两三小时,所以出行遇到晚点也不用着急,我们肯定会等的。

潮新闻:你之前说自己曾经是“社恐程序员”,当网约车司机跟人接触,会让你很紧张。从业三年,你还会因为假期大客流紧张、焦虑吗?

张熹:紧张感一直都在,只是原因不同了。以前怕和人交流,现在能跟乘客畅聊两三小时,也天天看潮新闻积累谈资。现在的压力主要来自路况,既要注意行车安全,又担心堵车误单。要是车子剐蹭送修,就等于错过了黄金周生意。

张熹在车里休息,等待乘客飞机落地。潮新闻记者 于诗奇 摄

潮新闻:因为工作关系,平时和妻子、孩子聚少离多,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有没有打算“五一”假期陪家人一起过?

张熹:现在每次回家都得“抢”绍兴的顺路单,能有三四个小时换洗衣物都是奢侈。我给自己定了三年计划:全力打拼。三年后,等女儿上初中、儿子读小学后,我要多陪伴他们,想带孩子们看遍大好河山,特别是“五一”这样的假期,不能再缺席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