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关村论坛|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政策将制定出台,多地开始筹备未来产业基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1:36:00    

红星资本局3月31日消息,去年,“未来产业”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将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细分领域的产业政策,健全未来产业的“1+N”政策体系,引导未来产业科学精准布局。同时,将支持地方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未来产业投入力度。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今年以来,以上海为首的多地开始筹备未来产业基金,这也意味着政府将为“耐心资本”注入新活力。

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公布

人形机器人正处发展上升期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发布的《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将集中于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等)、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清洁氢、算力芯片、细胞与基因治疗、元宇宙十大领域。

其中,人形机器人在今年成了最不能忽视的存在,不少人形机器人“智愿者”挂牌上岗,围绕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五大类核心场景,出现在会场各处,与到访者互动。

“人形机器人现在处在发展上升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蒲松涛认为,围绕着工业应用以及家庭应用,人形机器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路径,既依赖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依赖于地方围绕机器人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

蒲松涛 红星资本局摄

蒲松涛表示,从区域来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都已经构建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集聚区。京津冀是以高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为重点方向加快完善整个产业链条;长三角是依托其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在上海、昆山、无锡等地打造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集群;珠三角同时发挥它制造业的应用驱动优势,构建起人形机器人整体的产业创新生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告诉红星资本局,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软件是容易统一的,但落到载体却是多样化的。从技术体系来讲,具身智能走进家庭还有很长一段路。

在消费领域,王田苗指出,从目前实验角度来看,即便拥有智能大脑的人形机器人可能会达到一定的灵活度、高效度,但从机械操作以及各方面调研和分析来看,特别是双足人形机器人,其效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

上海、北京率先设立未来产业基金

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指出,工信部将健全未来产业的“1+N”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细分领域的产业政策,引导未来产业科学精准布局。同时,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投入力度。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多地在积极开展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同时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新赛道。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地都明确了未来产业重点布局的方向。

各地方还在积极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工信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柏杰在会上介绍,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多个地区已经率先开展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工作。下一步,工信部将支持地方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未来产业投入力度,探索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中国路径。

谢少峰指出,工信部未来将结合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布局,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同时,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未来产业投入力度,支持地方在未来产业基金方面先行先试。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早在今年年初,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正式发布申报指南,这是由上海财政全额出资为培育未来产业设立的百亿级基金。

3月30日,合肥市也宣布,拟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每年再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补贴智能机器人企业研发成本,全面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表态,对于未来产业,北京市将加强投资引导,设立8只千亿元的市级政府产业基金。在方向上,北京市将积极开展类脑计算、光电计算、多组学检测、DNA存储等前沿技术和研发方向布局,加大对超宽禁带半导体、超导材料、人形机器人等支持力度。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邓凌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