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新建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铁路(以下简称黄百铁路)最长隧道——上里隧道3号斜井完成挑顶施工,标志着隧道所有辅助施工坑道已完工,顺利转入正洞施工阶段。
上里隧道位于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全长17276米,是黄百铁路全线最长的隧道,也是广西现有铁路隧道中最长的一座。其3号斜井位于乐业县百龙村那丈屯,全长2092米,是上里隧道最长辅助施工坑道。该斜井周边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衬砌类型达十余种,部分区段还需要下穿河流,存在偏压、顺层及软弱围岩等风险,施工难度较大。
黄百铁路全线最长隧道所有辅助施工坑道已完工。图为黄百铁路上里隧道。李迎 摄
面对施工难题,黄百铁路公司、云桂铁路广西公司组织中铁二院、中铁上海局黄百铁路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组建专项攻坚团队,通过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日报,动态观察地质状况,调整开挖支护参数,先后攻克浅埋下穿河流、软弱围岩变形控制等技术难关,顺利完成转正洞施工任务。
斜井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施工坑道,其作用在于通过增加工作面,实现隧道多段同步施工,解决隧道施工中作业面不足、通风距离过长等问题。据了解,上里隧道共设计4个斜井和1个疏散救援横洞等5个辅助施工坑道,3号斜井完成转正洞施工后,上里隧道将实现9个作业面同时施工,每日掘进最多可达32米,为全面加速推进正洞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黄百铁路广西段33座隧道正洞已累计掘进超过32000米,其中5座已安全贯通;桥梁桩基完成3085根,桥墩完成231个;路基土石方完成超过330万立方米,工程正安全有序向前推进。
黄百铁路全长约31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标志性工程。黄百铁路北接沪昆铁路,南连南宁至昆明铁路,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成为贵州北部地区至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便捷通道,对于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陆丽珍 蓝艺乔(实习)
来源:南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