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邓世媛团队近日来到连州市三水瑶族乡,根据当地特色农业发展需求,引进优质花生品种,并采取“物资帮扶+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三位一体模式开展了一场“有种有料”的科技服务活动,助力瑶乡农户突破传统种植瓶颈,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硬核”科技动力。
在三水瑶族乡沙坪村委会的实践讲堂,本次活动特邀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谭志远教授与张雷副研究员结合现场考察的花生种植场地的土壤特性,针对引进的优质花生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的系统培训。专家团队从品种选择、播种时期、种植方式,到促进根瘤固氮、绿色防控、适时收获,逐一对接瑶乡实际生产场景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现场演示微生物菌剂施用的操作要点。针对村民们提到的空壳多、瘪粒多、水泡籽等问题,专家团队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双行种植+适时补钙+后期控旺”的综合管理技术建议。
为确保引进品种在瑶乡落地生根,专家团队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向沙坪村赠送了价值4000余元的花生种子、肥料及微生物菌剂等生产资料,并建立“瑶乡花生种植技术服务群”,开展线上线下联动指导。
“过去种花生全靠经验,今天才知道原来播种深度和行距都这么讲究!专家的讲解很接地气,听了之后心里有底了!”“回去后,我打算把学到的新技术用到自家地里,争取今年花生产量再上一个台阶。”参与活动的村民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掌握了花生科学种植的理论知识,还增强了种植信心,对未来增收充满期待。
南方+记者 段灿
通讯员 连三水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段灿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