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长江商报消息 国内铝业龙头天山铝业(002532.SZ)综合竞争力释放,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近期,天山铝业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79亿元,同比增长约16%;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10.58亿元,同比增长约47%。
营收净利均为快速增长,但公司在一季度报告中没有进行说明。
此前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80.89亿元,同比下降约3%;归母净利润约为45亿元,较上年同期翻了一倍。
天山铝业主营电解铝、氧化铝等,是中国民营500强企业。2024年,国内铝价呈现 M 型走势,价格重心整体抬高。公司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产销量增长。
经营业绩增长的同时,天山铝业的经营现金流净流入增加。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2.20亿元,同比增长33.29%。
天山铝业的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2024年底为52.74%,较上年末下降5.04个百分点,这已经是2020年底以来连续四年下降。
首季营收净利双增
天山铝业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4月24日,天山铝业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25亿元,同比增长16.12%;归母净利润10.58亿元,同比增长46.9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47.14%。
2024年,天山铝业的经营业绩也为高速增长。
年报显示,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280.89亿元,同比下降3.06%;归母净利润44.55亿元,同比增长102.03%;扣非净利润43.09亿元,同比增长128.80%。
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均为快速增长,且二者变动趋势一致,说明公司归母净利润主要来自主营业务。
天山铝业的主营业务为从事电解铝、氧化铝、预焙阳极、高纯铝、铝深加工产品及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其经营业绩与铝业原材料、下游市场铝产品价格相关。
据披露,2024 年全年,国内铝价呈现 M 型走势,价格重心整体抬高。整体而言,全年电解铝现货价格同比上涨约 7%,氧化铝现货价格同比上涨约 40%。
在产品价格上涨的同时,天山铝业的产量也有明显增长。公司全年完成电解铝产量 117.59 万吨,同比增长约 1%;氧化铝产量 227.89 万吨,同比增长 7.55%。
此外,公司全年发电超 138 亿度,同比增长约 2.5%;阳极碳素产量 54.89 万吨,同比减少8.35%;加工板块方面,高纯铝产量2.81 万吨,同比减少 34.35%;铝箔及铝箔坯料产量 4.61 万吨,同比增长超 4000%。
2024年,天山铝业自产电解铝平均销售价格约为 19800 元/吨(含税),同比上升约 6%,自产氧化铝平均销售价格约为 4000 元/吨(含税),同比上升约 40%。与此同时,公司电解铝生产成本同比上升约 4%,氧化铝生产成本同比上升约 2%,销售价格涨幅远高于生产成本涨幅。此外,公司的自发电成本同比下降 4%,预焙阳极成本同比下降 24%。
反映在财务报表上,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总成本233.54亿元,与2023年的267.24亿元相比,减少约33.70亿元。
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量增价涨降本,共同推动了天山铝业的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降本,并非是公司可以压减费用,而是产业竞争力的体现。
天山铝业表示,公司专注铝行业三十年,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在资源和能源富集的区域兴建产业基地,形成了从铝土矿、氧化铝到电解铝、高纯铝、铝箔研发制造的上下游一体化,并配套自备电厂和预焙阳极的完整铝产业链布局,具备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和一体化竞争优势。随着广西本地的铝土矿及海外铝土矿项目逐步进入开发和开采,江阴电池铝箔项目投产并逐步产能爬坡,公司产业链优势得以加强和完善,将实现从上游矿产资源到金属铝锭到终端铝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成为行业内垂直一体化水平及产能匹配度最高的企业之一。
比如,位于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拥有 140 万吨电解铝产能指标,目前已建成 120 万吨电解铝产能,实际年产量约 116 万吨左右,尚余 24 万吨产能待建。毗邻电解铝产线,配套有 6 台 350MW 自备发电机组,年发电量能满足自身电解铝生产 80%—90%的电力需求。
天山铝业称,公司引进国际领先的高纯铝偏析法生产技术及工艺,在石河子建成高纯铝生产线。下游客户涵盖行业中主要的电子光箔厂商、航空板厂商等。由于产业链的上下游高度融合,下游产品利用上游原材料铝液直接提纯,大大降低了深加工 产品的能耗和生产成本,核心技术先进,公司在高纯铝领域具备领先的技术和成本竞争优势。
公司称,垂直一体化水平高、产能匹配度高,使得公司具备明显成本优势,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强。
2023年、2024年,天山铝业研发投入分别为13.29亿元、14.73亿元。
天山铝业财务状况不断改善。2020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1.85%,历经连续4年下降,2024年底为52.74%,今年一季度末进一步下降至49.30%。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2.20亿元,同比增长33.29%。今年一季度,公司财务费用1.25亿元,同比下降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