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万象新,科技助农正当时。当前,河南省8500万亩小麦已进入拔节期,这一时期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阶段,也正是加强田间水肥管理的关键时期。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各地抢抓农时,借助农业科技手段积极开展春管春灌作业,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记者:姜亮新华社音视频部制
【来源:垄上行】当前,全省多地农业部门都在采取措施,抓好小麦、油菜等作物田间管理,力保夏粮夏油丰产丰收。去年秋播以来,宜城市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导致土壤墒情不足,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为应对旱情,宜城市迅速行动,科学调度水源,分类指导抗旱,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在襄阳宜城市郑集镇金铺村的田间,种田大
连日来,息县种粮大户柳学友和家人一起,奋战在田间地头。新买的增压泵马力全开,汩汩清水源源不断地流进3000多亩麦田。 “靠天吃饭要不得,粮食丰收等不来。”4月17日18时许,夕阳西下,仍守在田间浇麦的柳学友焦急地说。 为打好抗旱浇灌主动仗,柳学友今年投资近百万元,新买了30台大马力抽水机,享
5月20日,大象新闻记者从河南省气象台获悉,受低槽东移影响,21日下午到夜里,中西部、东南部多云间阴天,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2日,全省大部有阵雨、雷阵雨,中西部、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累计降水量:中西
科学高效的技术服务是农业防灾减损、实现稳产增收的重要支撑。面对持续干旱少雨,土壤墒情不足,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连日来,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分赴各县区,动态监测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落实各项减灾增产技术措施,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察看、现场测墒、农户访谈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