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南京高质量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20:00    

4月2日,南京市委政法委召开“南京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新闻通气会。近年来,南京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战化运行,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最多跑一地”,促进大量矛盾风险在基层一线化解。

溧水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着眼“安全”问题 推进“六中心”合一

南京市溧水区在全省率先将诉讼服务中心(立案庭)整体成建制入驻区综治中心,在党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下,依托综治中心,靠前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某酒店管理公司因经营亏损闭店停业,拖欠刘某等103名劳动者工资未支付,被劳动者诉至法院。该案涉及人数多、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中枢”作用,迅速组织法院、信访局、商务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与纠纷有关的属事、属地部门,共同制定合理高效的解纷方案。让100多名劳动者解决了烦“薪”事,有力服务保障了当地营商环境。

新闻发布会现场

对照“标准”要求,推进“五方面”规范化

建邺区兴隆街道以打造社情民意“集散地”、综治维稳“疏导点”、止争解纷“安全区”为工作理念,对标对表“五方面”规范化标准,按照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路线图”,设置了群众接待大厅、引导台、轮驻部门工作窗口、自助信访一体机、远程公证机、矛盾调解室、信访接待室、综合治理指挥研判室、心理疏导室、普法角等,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困难帮扶、司法救助、心理安抚等“一条龙”服务,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实现基层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突出“实效”导向,彰显“三项功能”实战效能

南京始终坚持把“坚持注重实效”作为首要评价标准,通过中心规范有序的实体化运作,落实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三项功能”。

秦淮区法院自主研发“徕斯”数字融合法庭系统,配备至区中心和全部12个街道、105个社区,能够实现案件委派、线上调解、法律咨询、诉讼服务一体化办理,以“微法庭”赋能,织密解纷网络。特别是该院依托“微法庭”机制,向综治中心借势、借力、借智,推动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调处中心实质化运行,有效促使大量劳动争议纠纷在诉前化解。

目前,全市12个区级综治中心已建设运行,市级综治中心和102个街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区级综治中心基本实现相关中心等平台融入综治中心,政法、信访等部门力量定人常驻,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派人轮驻,5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6家仲裁、公证、鉴定机构,28家心理服务机构,89家特色调解室已进驻综治中心。

下一步,南京还将积极推进法学会法学专家工作站、政法关工站、政法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南京品牌工作有机融入,打造出具有南京特色的矛盾化解“主阵地”、风险防控“桥头堡”。

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坚持最高标准、展现最强担当、落实最实举措,以‘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政治自觉,一着不让抓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最多跑一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宇轩 通讯员 宁政法

校对 盛媛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