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主岭市,有这样一群司法工作者,他们用专业与温情,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从“张姐调解室”的高效调解,到“无讼村屯”的三层防线,当地法院正以多元解纷机制,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公平正义像阳光一样照进寻常百姓家。
在公主岭市交警大队巡回法庭里,退休法官张晓春正忙着给一起交通事故的当事人“说和”。这位大家口中的“张姐”,总能用家长里短的唠嗑儿先抚平当事人的火气,再把法条揉碎了讲明白。2020年退休后,张晓春成了诉前调解员,“张姐调解室”从2023 年起年均调解案件超五百件,还做到了全部当场赔付。
“有些当事人来的时候就带着气来的,先不跟他唠交通事故,先唠点家长里短,把他心态平和了之后再讲法。基本上在我那儿没有气哄哄走的,即使调不下来,也没有气哄哄的,直到去打官司去了。"
这份“张姐式”的高效,让当事人连连点赞。刚拿到赔偿款的王先生就竖着大拇指说:“法官办案效率特别好,为百姓考虑,说得明白还亲和。”
另一位当事人郑女士也笑着补充:“进来问清情况就开始调节,特别快!”
这背后是公主岭市人民法院环城人民法庭的实践。该法庭负责全市道路交通纠纷及4个乡镇民事案件,服务 87847人。案件类型众多,除交通事故,还有家事、邻里等纠纷。为此,法庭与各村签定“无讼村屯”共建协议,建立三层矛盾化解“防火墙”。环城人民法庭审判员吴英华称:“‘无讼村屯’并不是说一个矛盾没有,社会是人与人构成的,矛盾无法避免。有矛盾不可怕,需要一个好的机制引领来解决矛盾。”
这三道“防火墙”各有神通:村里的“两委”和负责人先上阵,把小纠纷在村里解决;村里搞不定的,法官定期下乡排查,上门调解;真要打官司了,驻庭调解员再庭前使劲儿。吴英华说:“法庭用以案定补的方式激励调解员,这支队伍里有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也有熟悉民情的人大代表,他们用专业能力为群众化解纠纷。”
不光如此,法庭还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立案、调解服务;巡回审判车直接开到村头开庭,既方便了当事人,又给村民们上了堂生动的法治课。吴英华说:“案件立案后,法庭会分类处理。简单的案件由专业速裁团队审理,平均审理天数9天,最快3到5天就能办理终结。”
从“张姐调解室”的暖心调解,到“无讼村屯”的层层守护,公主岭市人民法院正用多元解纷的巧办法,织密司法服务网,让公平正义实实在在走到群众身边、暖到百姓心坎。
记者:徐冬雪
编辑:韩宁
责编:江莉 陈险峰
监制:王德辉 丁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