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9日讯(通讯员 龙小华 全媒体记者 陈良)近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49协同组的20所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齐聚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举行线下专题研训活动。本次活动以“数智赋能三阶四维科学课程的融合实践”为主题,旨在借由长郡梅溪湖中学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展中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碰撞交流。
长郡梅溪湖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展示吸引了众多与会代表的关注。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龙小华供图
在致辞中,长郡梅溪湖中学党委书记杨国良介绍了学校科学教育开展情况,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实验校的科学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湖南省教育厅校外培训监管处副处长魏欣表示,湖南正大力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科技教育体系,培养了众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湖南的科技创新教育正以蓬勃的活力,为全国科学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聂庭芳表示,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在这个充满智慧和创新的平台上分享见解和心得,也希望长郡梅溪湖中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学校在湖南省科学教育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等方面勇于探索,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长郡梅溪湖中学师生上科学教育示范课。
活动中,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黄民烈应邀作了题为《基于大模型的智慧课程建设》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黄民烈结合AI技术发展趋势和最新政策导向,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的双向赋能作用。在教育层面,AI能实现复杂文本解析处理,推动教学模式向个性化、项目化转型,同时为课程体系提供全流程服务支持,并通过智能实验室建设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在心理健康领域,AI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智能化心理测评与预警监测,还可依托数字化心育空间和“聆心”智能体家族提供陪伴式服务。
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49协同组的20所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齐聚长郡梅溪湖中学,举行线下专题研训活动。
在研讨交流环节,北京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学校代表分享了学校作为“科教创新之巢”,在创新课程体系架构、“筑塔工程”教师培养机制及区域教育辐射建设方面的经验;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代表以“‘一主两翼三结合’模式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重点介绍了学校在搭建“科学食堂”“移动地质博物馆流动站”“业务无线电台”“科学小屋”资源网站以及构建四个创新创意教育载体的经验;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中学代表则从硬件配置、制度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展示了该校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经验,重点呈现了校本课程、科学主题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特色路径。
据悉,教育部于2024年2月公布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评选名单,共有994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以协同组形式进行实验工作,积极开展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共培和标准共研等多方面科学教育项目合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