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福建首家孤独症青年手作饺子茶咖空间开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0:01:00    

一起追光吧!“星青年”们

福建首家孤独症青年手作饺子茶咖空间开业

当孤独症青年带着对生活的热忱,亲手包出一份份水饺,当爱与善意随着茶与咖啡的香气氤氲开来,他们会迎来怎样的遇见?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福建省首家孤独症青年手作饺子茶咖空间“星点心愿”在福州正式开业。

开业现场热闹非凡。

11名“星青年”上岗

小店坐落在鼓楼区杨桥中路与凤凰巷交会处,白色屋顶上,“星点心愿 支持孤独症青年工作公益店”这些大字熠熠生辉。明厨亮灶的操作台、舒适整洁的就餐区,统一装束的店员们,戴着无菌帽和口罩忙碌地包水饺。

“目前店里共有11名‘星青年’(孤独症青年)员工,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38岁。起步阶段,‘星青年’的家长和爱心志愿者也会来帮忙。”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理事长张秀丽介绍,店里的主打美食是手工水饺,有玉米鲜肉饺、韭菜鲜肉饺、虾皇饺等10种口味,还有云吞面、炸酱面、红烧牛肉面等面食,不久后还会推出茶饮和咖啡。

“星青年”正在包饺子。

同为孤独症孩子妈妈的张秀丽说:“开这家店的目的,不是为博同情,而是希望‘星青年’能通过做饺子,掌握一门生存技能,同时收获自信与尊严,更好地融入社会。”

“星点心愿”还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星饺银行”。市民可在小程序上认购若干份饺子存入“星饺银行”,践行“一份水饺,两份温暖”的理念。存入“星饺银行”的饺子并非本人食用,而是转赠给环卫工、建筑工、有需要的长者、志愿者,或是自己挚爱的人。

据了解,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是福建省首家孤独症孩子家长互助组织,成立于2017年。“‘星点心愿’由‘心启航’独家出资建立,所有盈余都会回归到‘心启航’化作善款。”张秀丽在开业仪式的致辞中说。

社会各界爱心汇聚

实际上,在正式开业前,“星点心愿”已试营业一周。消息在网上一传开,就吸引了大批群众光临。

正式开业前一天傍晚,记者来到店里,随机采访了陈女士一家三口。陈女士说:“我也是当妈的,特别能体会那些孤独症孩子妈妈的不容易。这次带孩子来支持,也是想让孩子对孤独症群体能多一些了解。”陈女士的先生觉得“星饺银行”的想法特别好,他一口气存了10份饺子,希望能送给户外劳动者。此外,他们还买了两份生饺回家煮。在店里的“星饺银行”心愿墙上,记者看到,捐赠爱心饺的群众不在少数,其中最多的有300份。

2日,承载着无数爱心与期待的“星点心愿”正式开业。社会各界人士从四面八方赶来,现场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现场的爱心志愿者来自多所高校和各行各业,年龄从“70后”到“00后”不等。

小店开业背后的故事

“星点心愿”开业的背后,倾注最多心血的,是“星青年”的家长们。“我们必须拼尽全力,因为我们是孩子最后的底气。”张秀丽目光坚定地说道。

正式开业的前一晚,店长陈英年过七旬的母亲吴依姆,拎着保温饭盒匆匆赶到。“饺子是给顾客们吃的,你们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可别饿着。”吴依姆心疼地看着女儿和外孙。外孙今年16岁,在普通中学就读,在孤独症群体里,他的情况相对较好。即便如此,多年来,一家人对孩子的未来依旧忧心忡忡。

吴依姆一家的担忧,正是众多孤独症家长心情的缩影。不少孤独症家长曾抱着孩子在家流泪,但为了孩子,他们最终选择勇敢走出家门,抱团取暖,融入社会。

此次在“星点心愿”上岗的11名“星青年”,有的曾在社会上接连换了几份工作,都因难以适应而离职,有的从学校毕业后,便一直待在家中。(记者 朱丹华/文 石美祥/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