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玉娟 淄博报道
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学生祭扫、清明习俗讲解……4月3日,“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2025年淄博市“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文化活动在淄川区烈士陵园举行。活动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传统节日,吸引了党政干部、退役军人、师生及志愿者等400余人参与,奏响了一曲缅怀与传承的时代和声。
淄川实验小学学生献上的原创诗朗诵《山河回声——致穿越百年的你》,以童声对话历史,引发强烈共鸣。百人齐诵《七律·长征》的雄浑声浪,与鲁泰体育场上绘有英雄故事的“红色风筝”遥相呼应,传统民俗被赋予新的精神内核。在马立训烈士塑像前,老兵故事会与沉浸式微党课交织,让革命历史从书本走入现实。
“我想通过跟大家分享我的作战经历,告诉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报效祖国的栋梁;希望在上班的同志们更加努力工作,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淄川区退伍老兵刘光顺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后辈。
“这次扫墓让我深刻意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却享受着先烈们用牺牲换来的和平安稳。他们的奉献精神,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淄川区实验小学王昱博说,今后将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淄博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传统节日,以诗朗诵、红色风筝、老兵故事等创新形式,让厚重的历史与时代共鸣,在肃穆中焕发新意。文明祭祀不仅是对先烈的崇高礼赞,更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以鲜花代纸钱、以鞠躬代焚香,既传承了慎终追远的文化精髓,又践行了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这不仅是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更彰显了文明新风的实践路径——唯有以情感人、以文化人,方能将英烈精神内化为社会共识,让崇德向善、奋发有为的价值追求扎根人心。当传统节日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文化传承便超越了简单的仪式复刻,成为凝聚家国情怀、培育文明素养、激发奋进力量的生动课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的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