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争抢科技人才 银行“瘦身”转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3:06:00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在银行降本增效的大趋势下,减员是一道绕不开的话题。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加快、业务离柜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银行网点正在消失。

根据金融监管部门的数据统计,2024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减少的数量超过2500家,银行网点“瘦身”趋势并未改变。

与此同时,当前银行加大了AI应用,简单且重复的业务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银行柜员、信审、客服等前台岗位持续减少,而科技人员的占比不断提高。那么,2024年各家银行的员工数量变动如何呢?这背后又有银行的哪些布局?

“瘦身”与增效

“以前支行网点的柜员有8人,现在剩下就一半了。”一家国有大行华中地区基层支行柜员张芳(化名)表示,银行给网点摊派各项的指标任务,包括存款、理财等。“银行的任务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到网点的客户数量在减少。”

“任务不达标,就会扣绩效。”张芳表示,柜员的收入本来就比较低,完不成任务收入就更少了。为了提升的经营效率,网点去年新添了两台智能终端一体机,客户很多基础业务能够自助办理了。

张芳认为,部分的柜员被转岗做营销,而一些年轻人有更好的机会会选择离开。

相比网点柜员的减少,当前信审、客户等岗位被AI替代的情况更多。在2024年的上市银行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都提到已完成DeepSeek大模型在行内的部署运行。

中国银行(601988.SH)副行长蔡钊表示,中国银行完成DeepSeek-R1模型的内部部署,并且利用中国银行的数据进行推理和调优。该模型已向行内员工开放,进行场景探索,并深入推进其在营销助手、远程银行、授信报告生成等场景的应用。

建设银行(601939.SH)首席信息官金磐石表示,该行于2月份对DeepSeek大模型在生产环境方面进行私有化部署。该模型应用已经覆盖全集团一半以上员工、46个业务领域、200多个场景,大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且能够有效控制部分领域的风险。

“在应用AI大模型之后,银行的信贷审批效率是以前的三倍。”一家城商行信贷部人士认为,传统信贷审核流程依赖于人工对银行流水数据的审核和分析,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审核效率和准确性受到限制。但是,AI对银行流水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在准确度和效率上都有优势,能够对风险进行多维度分析和预警。

该城商行信贷部人士表示,AI的应用是作为辅助手段,当前已能够大幅提升信贷审批效率。“未来可能这些业务环节都能够实现无人化,银行对于信审人员的需求也会对应减少。”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信审之外,当前银行很多业务环节都加入了AI的应用。银行的AI客服能够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减少人工客服负担的同时降低超过30%的运营成本。银行将AI应用到招聘面试环节,5—6个面试官能够完成上万人的面试,精准筛选出所需要的人才。

“如今市场上的人力成本是最高的。银行的降本增效关键在于通过人员结构调整提升效率。”上述城商行信贷部人士认为。

分化与布局

在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601398.SH)的员工数量已经持续多年下降了,2024年该行再减4093人,成为2024年减员最多的银行。工商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共有员工415159人。对比2023年年末披露的419252人,员工数量减少超过4000人。

针对工商银行员工减少的情况,该行高管曾表示,银行减员主要是运营与综合保障类岗位,而机器人替代已超过了银行人员减少数量。

建设银行2024年的员工数量也有较明显减少。该行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银行共有员工376847人。对比2023年380495人,该行员工减少数量达到了3648人。

在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000001.SZ)、中信银行(601998.SH)和浦发银行(600000.SH)三家银行2024年分别减员2108人、1425人和595人。

平安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共有在职员工41011人,较2023年年末减少了2108人。其中,业务人员减少了2191人,管理人员减少了567人,而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650人。

中信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共有员工65466人,较2023年减少了1425人。其中,业务管理人员增加了112人,业务人员减少了1480人,业务支持人员减少了57人。

浦发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共有员工62987人,较2023年减少了595人。从结构来看,该行管理人员、银行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在上述银行减员的情况下,也有部分银行的员工数量逆势增长,这与银行的战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的员工数量达到了312757人,较2023年增长了5826人。其中,该行启动的2025年全球校园招聘计划提供了就业岗位1.3万个,大部分偏向于科技类和数据类。

另外,农业银行(601288.SH)2024年的员工人数也有所增长。农业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共有员工454716人,较2023年增加3713人。据了解,农业银行的人员增长与该行的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该行近年一直对银行的网点结构进行调整,新增的网点均设在县域中。为进一步拓展县域经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会相应更多。

在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601166.SH)和浙商银行(601916.SH)两家银行2024年的员工人数分别增加了2147人和2331人。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银行在区块链方面加大了布局,该行将区块链团队进行了扩编,并推出了一系列场景应用产品。

科技人才成“香饽饽”

争夺科技人才是不少银行员工数量逆势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DeepSeek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再度席卷金融业,大部分银行在过“紧日子”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对科技的投入。

公开信息显示,工商银行2024年的金融科技投入285.18亿元,居行业首位,金融科技人员3.6万人,占全行员工的 8.6%。中国银行2024年在科技条线的员工数量达到1.5万人,较上年年末增加了2234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提升至4.78%。交通银行(601328.SH)2024年金融科技人才数量达到9041人,同比增长15.70%。邮储银行(601658.SH)员工总数为197631人,其中IT队伍规模已超过7200人。

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农行持续推进智慧银行建设,积极融入全社会数字化建设,同时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快构建科技引领、数据赋能、数字经营的智慧银行新模式,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农业银行在智慧银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王志恒表示,农业银行智慧银行在线上线下渠道协同领域进一步强化。其中,网点赋能方面,提升业务运行中心集约化处理能力,月均可节约基层一线14万小时工作量。

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斌表示,早在2021年就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作为交通银行新名片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降成本、控风险、创价值、优体验四个方面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考虑到当前人工智能在应用上存在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先对内、后对外,先局部、后整体。交通银行将积极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热点,深化核心业务领域的应用,进一步释放人工智能发展红利。”

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600036.SH)和兴业银行科技人才优势较明显。数据显示,招商银行2024年的研发人员数量增至1.09万人,占员工总数的9.3%。兴业银行2024年的科技人员数量增至784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达到13.51%。

此外,中信银行的科技人员数量达到5832人,较上年年末增长了3.66%,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8.91%。平安银行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增至6389人,同比增长11.33%,占全员总数的15.58%。光大银行(601818.SH)的科技人员占到了员工总数的8.31%。

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表示,该行2024年持续加大科技的投入,现在的科技投入已经占到营收的4.85%。“光大银行这几年一直在持续对数字化的人才进行资格认证。这样的人才越来越多,能够促进数字化转型更好的发展。光大银行相关人员已经接近3000人。”

记者注意到,近期全国各大银行已陆续发布了春季校园招聘计划。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银行招聘岗位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拥有大数据、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十分抢手。

工商银行此次春招专设“科技菁英”岗位类别,该岗位主要为工商银行的境内分行和科技类直属机构甄选产品研发、用户研究、大数据研究等领域的科技专业人才。农业银行数据中心则计划招聘信息技术工程师13人,主要从事信息系统运维保障和基础架构规划建设工作,包括机房、网络、云平台、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等专业领域的技术研究、架构设计、技术运维等。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科技不是投入越多越好,也不是说技术越先进越好,它还是以客户为中心来考量技术应用。“不同的银行的客群是不一样的,技术还是要以能解决问题最好,根据实际情况形成银行自身的差异特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