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交易商协会发文,事关规范债券估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5:31:00    
随着债券估值被广泛用于各类产品,特别是资管产品定价参考,其对市场影响愈发显著。

4月2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自律指引(试行)》(以下简称《估值指引》),促进估值机构展业规范。这也是继2023年底之后,关于债券估值业务的进一步规范。

202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剑指市场对单一或少数估值机构严重依赖、估值价格趋同等现象,旨在防范债市波动风险。《管理办法》发布近一年多时间里,债券市场尤其是银行间市场相关估值业务更趋规范,业内对债券估值科学性、合理性关注度也持续提升。

“在《管理办法》基础上,《估值指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债券估值市场多元化发展,完善银行间市场自律管理环链,使估值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债券投融资场景。科学合理的债券估值可改善民企融资环境,吸引更多优质民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中债资信业务创新部负责人宋伟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科学规范、透明度、多层校验、明确禁止行为,是此次《估值指引》的四个方面要点。

债券估值业务体系更趋完善

“《管理办法》发布以来,一方面,估值机构的运营规范性有所提升、信息披露速度和范围有所改善,例如,中债资信对外披露‘成交参考度’指标;另一方面,市场成员对债券估值的关注度持续提高,尤其对于估值原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市场成员对债券估值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提升。”宋伟健说。

202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货币经纪公司数据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货币经纪公司可提供数据服务的机构名单,其中包括三家估值机构,分别为中债估值、中证估值、中债资信。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在估值领域的相关需求,第三方估值机构持续加大估值定价体系在技术研发、编制、发布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以中债资信为例,《金融时报》记者获悉,目前其信用类估值定价体系已覆盖完整的信用资产类别,包括一般信用债、含权债、资产支持证券、信用衍生品等。同时,在此基础上,中债资信将估值结果应用于指数编制场景,编制各项专题指数,创新发布银行间市场金融“五篇大文章”债券指数。

此次《估值指引》结合成熟市场经验和国内实践,在现有规范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四个方面要求。一是细化估值机构估值生产全过程的规范要求,提升估值生产各环节的科学性;二是聚焦市场反映突出的透明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完善举措;三是建立估值机构、估值用户、第三方审计等对估值结果的多层次校验机制,促进市场价格发现;四是明确估值业务禁止性行为,强化估值业务自律管理。

交易商协会表示,将持续开展估值业务自律管理,推动提升债券估值质量和透明度,强化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鼓励估值机构多元化竞争,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如何影响市场各方

对估值机构而言,《估值指引》围绕市场关注的问题,以专业性的视角,进一步细化对估值机构业务开展的管理要求。例如,第五条第一项要求估值机构综合考虑二级市场价格和一级市场价格,从估值的角度助力债券一二级市场有效联动;第八条聚焦含权债、浮息债等相对复杂的金融工具,引导估值编制精细化,对相关细分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对债券市场投资人而言,《估值指引》要求估值机构持续完善估值使用数据的治理和筛选工作、建立利益冲突防范机制等,避免估值结果被操纵;在估值使用方面,明确估值产品用户为估值产品应用的第一责任人,应择优选择估值机构,未经审慎评估不得随意选择其他替代性价格,规避产品净值化要求。

在宋伟健看来,上述规定强调债券估值应遵循净值化要求、客观反映债券的公允价值,有利于维护债券市场投资人利益。此外,《估值指引》一方面要求估值机构遵循独立、客观和审慎的原则,公平竞争、诚信展业;另一方面,鼓励估值产品用户选择多个估值产品,对估值结果开展交叉验证,特别是在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等特殊时期,以此防范可能出现的估值偏差。

如何更好地利用债券市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各方关注的重点话题。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估值指引》有助于引导债券估值规范发展,为民企发行人营造更加友好的融资环境。

“《估值指引》强调估值结果公允性,要求估值编制综合考虑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价格,这能够有效改善民企债券一二级市场价差较大的现象,避免因债券估值推高发行成本。”宋伟健表示,此外,《估值指引》坚持提高估值编制透明度、提出估值机构应积极响应用户咨询,对民企类发行人而言,这意味着债券估值结果不再是“黑箱子”,债券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合理化。

值得一提的是,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债券市场曾出现过数次波动,其背后债券估值的影响不容忽视。《估值指引》鼓励使用多元化估值,在市场剧烈波动等特殊时期,通过发挥多估值交叉校验作用平衡估值非理性波动,有望增加民企债券对二级市场投资人的吸引力,进而带动提升民企债券的流动性。

在此基础上,宋伟健建议民营企业进一步加深对债券估值的理解,主动与投资人开展互动沟通,在监管机构、发行人、投资人和估值机构等多方合力下,共同推动民营企业债券市场焕发新的活力。





图片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弛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