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五谷香,青储收获忙。眼下,正值玉米青贮黄金时期,走进崆峒区大寨乡的田间地头,郁郁葱葱的玉米秆粗叶茂、健壮挺拔,饱满浑圆的果穗格外喜人,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几辆大型收割机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作业,一行行玉米秸秆齐刷刷倒下,运输车紧随其后,将打碎后的秸秆装进车厢运走加工。工人们利用机械设备粉碎、拉运、碾压,准备密封发酵。
“今年我通过合作社承包流转了1100亩土地用来种植青贮玉米,预计能够青贮3500余吨饲料,红牛的‘冬口粮’有保障了。”平凉红牛养殖大户马孝忠笑着说,“青贮过程能有效保留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利于红牛育肥。”
来到平凉红牛产业链大寨乡畜牧产业园的500头红牛养殖小区,随处可见满载饲草的重型卡车,该小区负责人吴春刚正带领工人们有序装卸饲草。
“冬天是红牛育肥最好的时机,我这儿现在有400多头红牛,饲草用量大、质量要求高,至少得储存青贮饲料1600吨,现在已经封存了320吨饲草,预计9月底完成青贮目标。”吴春刚介绍。
玉米青贮对于大寨乡这个养牛大乡至关重要,是全面打造集粪污处理—有机肥生产—饲草种植—饲料加工配送—红牛养殖—活畜交易为一体的循环发展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更能够通过收割、机械使用、运输等途径,带动周边群众增加经济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粮饲兼顾、草畜互促、种养结合、生态宜居’的工作思路,抢抓节点、全面铺开,针对性进行技术指导服务,迅速在全乡掀起青贮热潮,不断提高群众农业生产效益。”大寨乡党委书记杨文兴表示。
不远处,农人们戴着草帽,正弯腰装卸着玉米秸秆,脸上洋溢出喜悦的笑容,来回穿梭的机械与这片绿色海洋融为一体,勾勒出秋日最动人的丰收画卷。(李敬瑞 张煜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