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鹏城梦 劳动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0:12:00    

黄有为。

廖裕民。

程邦。

胡广金。

4月29日,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举行,深圳有35人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10个单位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称号。

他们当中,有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一线职工,也有日夜伏案锐意突破的科研人员,更有志同道合才华横溢的技术团队。他们的当选,为深圳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各类型集体,树立了学习榜样和典型示范标杆。

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描摹着属于深圳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走近2025年广东省劳动模范表彰对象的深圳群像,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个体的奋斗,更是一座城市向未来的集体奔赴。

撰文:张秉仁

统筹:张玮

深圳市总工会供图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首席科学家黄有为:

投身国产半导体装备研发,变“不可能”为“一定能”

“科技工作者的奋斗,于我,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勇于创新、敢于跨越的勇气,是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的执着,更是科技报国的情怀。”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首席科学家黄有为在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如是说。

2016年,黄有为加入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随即开启了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攻坚之路。90—65nm、45nm、14nm……10年时间内,他不仅带领团队实现了国产无图形晶圆光学检测设备从无到有的突破,更大胆“跨代追赶”,赶上了国外30年的研发进度。

纳米级无图形晶圆光学检测设备,是芯片制造的“火眼金睛”,可在芯片制造过程中检测出晶圆上的微小缺陷。如果没有检测设备,在经历上百道工序后,芯片的良品率可能不足1%。

在过去,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更是一片空白。起初,研究团队只有不到10个人,面对的却是国外30年的技术积累。怎么办?黄有为回忆,那段时间,团队两班倒,白天光学组调试设备,晚上软件组迭代代码,24小时连轴转。经过八个月的鏖战,终于研发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设备,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更在半导体装备市场留下了深圳企业的坚实印记。

首战告捷后,团队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一代代研发,而是选择大胆“跨代追赶”。没有现成的零部件就自己设计,工艺不达标就连夜改造生产线,最终,仅用不到3年时间,就迎头赶上,从落后国外6代追到只差不到1代,产品覆盖国内超100家客户,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

近年来,随着先进技术的普及,为半导体行业带来了很多工艺上的创新,检测设备也在逐渐迭代。“我们的研发没有止步,目前,应用于国内最先进节点的7nm设备已经研发完成,正在应用现场进行验证,5nm设备的研发也在路上。”黄有为说。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芯片部IC设计经理廖裕民:

研发世界首款车规级激光雷达专用系统芯片

“车用激光雷达常见于车辆顶部圆形或方形的一个凸起装置,它主动发出激光,激光遇到物体反射后,车辆就可以计算得到与物体的精确距离。它不仅可以在黑夜、大雾、沙尘等恶劣条件下清晰观察周边环境,保障行车安全,同时也是后续机器人感知研发的核心器件。”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芯片部IC设计经理廖裕民介绍。

在他刚进入芯片行业时,激光雷达的核心芯片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通用型FPGA芯片,这类芯片虽然具备多场景适配能力,但并非针对车载场景设计。

2021年,廖裕民带领团队投入芯片研发工作。两年时间里,他和团队完成了超过160个功能安全文档和近2000个安全测试用例,攻克了车规级芯片设计困难,推出的激光雷达主控芯片M-core成为世界首款获得车规AEC-Q100认证(该认证是芯片产品应用于汽车领域的基本门槛)的激光雷达专用系统芯片。

“没有成熟的设计先例可循,我们就一头扎进资料堆中,从交通、工业生产等安全芯片的设计方向中寻找灵感。团队工作生活都集中在实验室里,有段时间,累了就在里面睡觉,醒来后继续工作,持续了数月之久。”廖裕民回忆。

2024年,芯片问世。借助芯片的高度集成优势,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也迅速取得突破,单颗雷达成本降至200美元以下,已成功应用于比亚迪、吉利、上汽、广汽、一汽、广丰等许多头部车企的多款车型。“走在路上,看到许多车辆都用着自己的芯片和雷达,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廖裕民说。

近年来,芯片行业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技术突破的核心领域,也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更高的技术困难。廖裕民表示,自己将继续奋战在芯片行业的第一线,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攀登芯片技术的高峰,为国家芯片产业的突破和确保粤港澳大湾区的芯片技术高地地位继续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深圳市特区建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教师程邦:

“在墙面上作画”,深耕教育培育新生代工匠

现任深圳市特区建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教师程邦是一名“00后”。2016年,他踏足建筑行业,十年时间,从一名怀揣梦想的学子,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程邦用行动不断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

中学时期,程邦报名参加学校集训队,经过多轮淘汰选拔,他成为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赛项第二梯队的参赛选手。程邦将这一赛项解释为“在墙面上作画”。“竞赛中,墙面上从无到有,就像一件艺术品不断生成的过程,其间获得的成就感会充斥我的大脑。”他说。

在2018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取得个人成绩第四,入选国家集训队;202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技能大赛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选拔赛抹灰与隔墙系统赛项中获得一等奖;同年1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勇夺金牌……5年选手生涯,程邦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由于赛事规则和年龄限制,以及多年高强度训练导致身体出现伤痛,2021年,程邦的选手生涯画上了句号,但他的工匠精神传承之路才刚刚开始。

2023年9月,程邦加入深圳市特区建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学校产业工人入门级质量课程的培训工作,并协助学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竞赛选手的培养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工作。他培养的选手在2023年天津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全国第五的优异成绩。

程邦认为,赛事培训对推动行业技能人才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以无人机隐患巡查赛项为例,该项技术目前并未在建筑行业全面应用,也没有一对一从业人员,为什么仍要参加这项竞赛?“竞赛本身除了人才选拔和培养之外,更多是推动新型行业发展,培养精细化选手和具备高技能水平的选手,能让更多一线产业工人看到具备与时俱进能力的重要性。”程邦说。

在程邦看来,工匠精神意味着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但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多钻牛角尖”。“在工作、训练当中,多和自己较较劲,经过多次尝试后,让作品最终能达到自认为非常完美的过程,其实就是工匠精神。”程邦说。

深圳市富泽物流有限公司货柜车司机胡广金:

最美司机安全行车100多万公里

在盐田港物流运输行业坚守20余年,创下连续10年无违章、安全行车100多万公里的纪录,是最令深圳市富泽物流有限公司货柜车司机胡广金自豪的事情。

2003年,胡广金进入盐田港运输行业,成为一名货柜车司机。回忆起自己刚开始接触货车的经历,他仍记忆犹新:因操作不熟练,不仅赔进去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还倒贴了2000多块钱,“单是反光镜,我就开坏了6个。”

“所以我就去周边停车场‘偷师学艺’,苦练技术,有时候一看就是一下午,碰到认识的司机,就让他帮忙指点一下,才慢慢成了老手。”胡广金说。在2018年盐田区港口物流行业集装箱牵引车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中,他拿下一等奖,被授予“盐田区技术能手”。

工作中,胡广金的手机一直都保持着24小时开机。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总能做到随叫随到,按时提柜、进厂、装货、还柜。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通宵开车是常态,有时连节假日也不休息。顺利时,当天去当天回;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要到次日才能回。别的司机都喊苦叫累,他却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倾情服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2018年,一次出车过程中,胡广金遇到一辆小车因操作不当翻车,他第一时间下车救援,即便把手弄伤也顾不上。“看着成功获救的车主,我深刻体会到劳动不仅是谋生手段,更能创造价值、传递温暖。”胡广金说。

胡广金认为,新时代劳模精神就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甘于奉献。“在我的工作中,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对每一个运输环节一丝不苟,是爱岗敬业;不断钻研驾驶技术,在技能竞赛中突破自我,是精益求精;义务帮助同行、救援事故车辆,积极传递安全驾驶理念,是甘于奉献。新时代劳模精神就是在平凡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带动更多人共同进步。”胡广金总结道。

2022年被深圳市总工会授予“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23年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同年荣获2022年度全国100名“最美货柜车司机”称号……这是胡广金过往的成绩簿。如今,以获得2025年广东省劳动模范为新的起点,胡广金表示,将继续作为行业安全驾驶的标杆,为盐田港的高效运转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