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炎热
公众亲水意愿增强
但总有游客因为玩水陷入危险
下水游玩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遇危险如何自救?
一起来看
危险亲水行为:水库里游泳
每年夏天
水库容易成为溺水事故的高发地
水库是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
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
由于有拦河坝的阻挡
水流一般较缓
看似平静但水底情况复杂
水面与水下温差大
在水库游泳很容易抽筋
且水底淤泥分布不匀
大量的水生植物容易将人缠绕
游泳者一旦发生抽筋、呛水等意外情况
在恐惧中难有体力支撑自己游回岸边
危险亲水行为:滚水坝周围嬉水
滚水坝是一种设在水域上的简易拦水堰
其主要作用是
抬高上游水位、拦蓄泥沙
滚水坝将水位抬高到一定位置
当涨水时,多余的水便可以自由溢流向下游
保持上游河道处于安全的蓄水量
水从坝顶漫过时会形成上下游落差
水流在此处像沸腾一样翻卷起浪花
故称“沸腾线”
这种上下翻滚的水流
形成了回转的漩涡
水流之强甚至能掀翻舟船
人一旦卷入难以逃生
非常危险!
危险亲水行为:山谷间露营溯溪
在社交平台上
山涧溪流、废弃矿坑、饮用水水源保护地
经常变成“小众玩水胜地”
实际上
未开发的景区基本没有配套旅游设施
缺乏安全保障
而且山沟附近、
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
双河口交叉处、河道拐弯凸岸等地
最易遭山洪威胁
而山谷间的一些潭水看似清浅
但实际水底往往凹凸不平
可能有深坑、斜坡
人员踩入就可能发生溺水
危险亲水行为:海滩游玩不识离岸流
离岸流又叫做裂流
是垂直于海岸线、向外海方向
快速移动的强劲海流
在任何天气条件下
多种类型的海滩上都可能发生
离岸流没有声响
不会引起人的注意
且力量大、流速快远超一般人的游泳速度
人一旦被卷入就会被水流拖向深水区
发生溺水情况
在低潮、大浪、夏季更容易产生离岸流
浅滩沙槽、向海突出的
海岬、礁石或结构物附近
也是离岸流高发区域
以下识别危险、及时自救的方法
一定要牢记!
①
如遇离岸流
不要试图向岸顶流游回海滩
可顺着海流向深海游动
等到流速开始变缓后
尝试沿着平行于海岸的方向朝一侧游出
脱离离岸流区后再转向游回岸边
②
户外溯溪
一定要关注天气情况
只要下雨就尽量避免前往
一旦遇到山洪,要尽快向两侧高处跑
③
划船、嬉水等亲水行为
要穿好救生衣
即使不慎落水,也能自救
如无救生衣要学会“躺平式”自救法
先深吸一口气憋住
把手交叉抱在胸前
头向后仰,用嘴呼吸
再缓缓将双手贴紧水面
伸展到头顶上方
膝关节微屈
此时,在浮力作用下
身体便会浮出水面
落水者需要保持用嘴呼吸
并耐心等待救援
炎炎夏日即将来临
清凉避暑离不开嬉水活动
提醒大家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掌握避险自救方法
来源:中国水事综合央视新闻、新京报整理
来源: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