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在全市殡仪馆
设立常态化海葬服务咨询
登记服务点
推广海葬服务项目
逝者具有上海市户籍
并在上海市海葬的
其丧事承办人
可申请一次性海葬奖励
近日,上海市民政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骨灰海葬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海葬服务供给、规范海葬服务工作、优化海葬补贴机制、健全海葬工作机制等四方面提出7条意见。
在加强海葬服务供给方面,《意见》提出,一是拓展服务范围:
二是丰富服务方式:
清明期间,海葬逝者家属在“树”说思念纪念林悬挂思念彩带。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在全市殡仪馆设立常态化海葬服务咨询、登记服务点,推广海葬服务项目。海葬服务机构与丧事承办人签订海葬服务协议,规范海葬服务流程,为不跟船的逝者家属免费提供公证服务支持,为经济困难等特殊逝者家属提供代办、接送等个性化服务。
在规范海葬服务工作方面
一是规范申请流程
↓↓↓
二是明确收费政策。骨灰海葬服务具体收费政策由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另行制定。
在优化海葬补贴机制方面
↓↓↓
在健全海葬工作机制方面,市民政部门统筹协调海葬工作,指导监管海葬服务机构优化“公民身故一件事”海葬服务办理,支持海葬服务机构提供海葬服务信息查询、网上预约登记、网络祭扫、云上纪念等规范、透明、方便、多样的在线服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海葬纪念仪式,提升海葬服务文化品位;市发展改革部门指导海葬服务收费政策制定与实施;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对海葬服务收费的监管,依法查处海葬服务经营活动中的价格违法行为;市财政部门落实补贴政策,对海葬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生态环境、海事、公安等部门明确海葬区域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加强监管执法;新闻宣传部门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在重要时间节点做好海葬服务新闻报道工作,加强海葬服务政策宣传,提升海葬的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倡导生态文明新风尚。
据此前公开报道,自1991年首次开展海葬活动以来,截至2025年清明期间,上海已累计护送80247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服务家庭超31万户,成为全国海葬数量最多、服务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目前,选择海葬的比例占到全市总体安葬数量的7%。2025年4月3日,“上海海葬34周年纪念活动暨海葬文化周”开幕,上海海葬工作服务联盟装置启动,标志着上海首次实现海葬服务网络在全市殡仪馆贯通。
来源:新闻坊综合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