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痛心!5岁女孩感染“食脑虫”,抢救60天后去世!医生提醒:早期易被误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10:55:00    

8月22日晚,

感染“食脑虫”的福建5岁女孩高杏儿

的妈妈发文悼念去世女儿,

透露在抢救60天后女儿还是离开了。

此前报道>>>


一名5岁女童家长在社交平台的求助信息引起广泛关注。家长称女孩于6月7日和6月14日游泳和泡温泉,6月22日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情况,6月23日住进医院后出现抽搐,随后昏迷不醒,并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6月27日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情况非常危急。

6月29日,当事人更新了近况,称孩子脑电图基本是平的,不能自主呼吸,生命体征也在陆续减弱,“医生好像已经给我宣判了死刑”。


“食脑虫”极易误诊,感染后病死率高达98%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是阿米巴原虫的一种,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与更为常见的溶组织阿米巴有很多不同之处。溶组织阿米巴多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肝脓肿;而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跟另外一种自由生活阿米巴(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均称为“食脑虫”,临床以脑膜脑炎或脑炎为特征性表现。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治疗在当今医疗界仍是一个难题。该病的总体预后很差,死亡率高达98%,全球仅报道了很少成功治疗的案例。并且所有成功治疗案例均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包括喷他脒、磺胺嘧啶、米替福新、吩噻嗪化合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苯达唑、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等。由于成功治疗的患者数目非常有限,目前尚未建立标准的治疗方案。


6月2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介绍,“食脑虫”并不是一条虫,而是一类喜欢自己“漂泊”的单细胞小生物,学名叫自由生活阿米巴。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有三种——


  •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一旦冲进鼻腔,可沿着嗅神经钻进大脑,引发急性阿米巴脑膜炎,进展飞快

  • 巴拉姆希阿米巴和棘阿米巴,前者更喜欢通过皮肤小伤口或吸入尘土慢慢进入体内,后者常见于隐形眼镜相关角膜炎,偶尔也攻击大脑。


王新宇提醒,这种疾病早期易被误诊,因为它的早期症状像普通脑膜炎——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脖子发硬。同时,很多有效药分子大、毒性强,穿越血脑屏障困难,高剂量应用又易带来副作用。如要确诊“食脑虫”病原体,必须在脑脊液或病灶组织里找到阿米巴或做分子检测,基层医院常常做不到“立等可取”,很容易错过宝贵的救治时间。


医生提醒,要警惕“食脑虫”,但别恐慌。因为它的感染概率极低;且预防并不难,避开高风险动作,风险基本为零;并非必死无救,近年来多药联合已有成功救回的病例,只是需早识别、早用药。


夏天在湖泊、温泉、河道、戏水池潜水、跳水,鼻腔被温暖的淡水猛冲,就是最典型的感染途径。同时自来水直接洗鼻也可能感染。


夏日玩水时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


  • 选择正规泳池,并注意查看水质监测报告,余氯含量应保持在0.3mg/L至1.0mg/L。

  • 游泳前后要用流动水淋浴,游泳后要及时滴抗病毒眼药水,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泳镜。


如在“温暖淡水呛鼻”后一两周内,出现高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脖僵硬,甚至很快意识模糊,务必立刻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我最近在哪个水域把水呛进鼻子了”,时间就是生命。


来源:新闻坊、橙柿互动、华山感染等

编辑:小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