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获悉,针对清明假期出行和绕城高速拥堵治理,成都交警即日起上线绕城铁翼无人机,可在3分钟内到达绕城高速路上发生的事故现场,指导进行事故快处、违法处置,效率相较传统处置模式提高约100%。
无人机路面巡查
“绕城高速出现异常拥堵,立即指派无人机到现场勘察。”4月3日,看着指挥中心监控屏幕上出现的道路拥堵,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六分局绕城大队大队长胡嘉志向分局新来的“无人机警员”下达了指令。
接到指令后,“无人机警员”立即从它不到一米见方的“工位”起飞,根据指挥中心提供的坐标,3分钟不到就赶到了现场。顺着车道上拥堵的车流,它一路寻找拥堵的原因,仅用时半分钟左右就找到了车流前方因剐蹭而停下来处理的两辆车。
“无人机警员”停在离两辆车7米远的空中,迅速将事故现场拍照固定证据后,开始指导车辆驾驶员将车靠边、乘客撤离到护栏外进行事故快处。随着事故车的撤离,高速道路重新恢复了正常通行。完成任务的“无人机警员”也随即飞回来进行补电,等候下一个指令。
无人机协助事故快撤
记者注意到,这个所谓的“无人机警员”,是一个搭载了警用广播系统的无人机,“工位”则是一个专门为其打造的固定机场,能够让其自动起飞与降落,还能自动补电。没有任务时,它就在里边充电边等候指令,目前它所服务的区域位于绕城高速锦城湖一带。
胡嘉志告诉记者,这个“警员”最大的特点就是全自动化,能够自动起飞与返航,自动识别路面的突发情况,并通过广播指导路面车辆如何正确处理事故,保护自身安全。“它能协助我们处理一些简单的路面突发情况,看到行人上高速会及时劝离,发现有车辆占用应急车道也会拍照记录并提示对方驶离。”
无人机喊话行人撤离高速公路
据了解,成都绕城高速全长85公里,有18个收费站,路口众多。“以往出现突发情况,警力通常需要15分钟左右才能到达事故现场,无人机一般在3分钟之内能到达现场,通过广播指导路面驾驶员进行事故快处,相比民警到达现场的速度提升100%以上。”胡嘉志说,尤其是遇到无法联系上事故现场驾驶人的情况时,无人机能够帮助民警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胡嘉志介绍,本次首批绕城无人机上线后,将持续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协助民警开展道路事故处置工作,目前已规划了8个无人机机场,“一个无人机机场的服务半径是5公里,单次飞行时长达40分钟,预计8个机场就能完全覆盖整条绕城高速,届时整条高速都将实现3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
红星新闻记者 闫晓峰 摄影报道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