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特约记者 窦耀辉)春回大地农事忙。随着气温回升,麦积区中滩镇汪李村大樱桃产业园的大棚樱桃陆续成熟,抢“鲜”上市。樱桃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樱桃,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中滩镇大棚樱桃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走进樱桃大棚,只见绿树丛中串串红樱桃玲珑剔透,诱人的果实鲜嫩欲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而在露天大樱桃园,果树果芽饱满,有的花朵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花开烂漫,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美景。
据了解,2020年,麦积区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先后投入资金1200万元,从大连等地引种优质樱桃成年大树,在中滩镇汪李村成功建设200亩的大樱桃产业园。园区内建设樱桃设施大棚25座,同时,栽植露天大樱桃120亩。产业园引进俄罗斯八号、美早、桑提拉、布鲁克斯、科迪亚、雷杰娜等13个大樱桃新优品种,通过运用温控技术实现错峰上市。大棚樱桃提前采摘,成功抢占了早春市场。随着冷控技术在大棚樱桃上的应用,以及露天大樱桃后续逐步上市,销售周期得以延长,经济效益进一步得到提升。
麦积区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世杰介绍,中滩镇汪李村建设大樱桃产业园配套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温湿度自动化调控系统、集雨水池、樱桃预冷保鲜库等基础设施,通过“精准环境监测、精准浇水施肥、精准控产提质”等现代智能化技术应用,实现了设施樱桃“当年栽植、当年见果”,露天樱桃“栽后三年见果、四年丰产”,为全区大樱桃设施栽培和优良新品种示范推广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产业园不仅每年为汪李、霍坪、文岔、后川4村的村民进行保底分红,还就近就地吸纳边缘户、监测户、陪读家长等40余人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同时,每年兑付土地流转费22万余元,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帮助村民稳定增收。
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近年来,麦积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地域资源优势,立足重点特色产业,以樱桃设施大棚项目为切入点,巧打时间差,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探索“党建+农业+旅游”新型产业发展模式。甜美的小樱桃不仅成为带“红”产业振兴的强劲推手,也成为村民致富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