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卒中中心将覆盖全国60%的区县,卒中急救地图将覆盖80%城市。20日,记者从第二十二届中国脑血管病论坛获悉,百万减残工程重点推广项目“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系统”在全国启动临床试验,有望成为我国卒中后残疾防控的关键突破点。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40万例,现存患者超1300万人。其中,60%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
目前,卒中中心建设已覆盖全国318个地市和1490个区县。截至去年底,共有245个城市和3270家医院开通了卒中急救地图。今年,卒中中心区县覆盖率将提升至60%,卒中急救地图城市覆盖率将提升至80%。
百万减残工程是由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起的国家级疾病防治计划,旨在通过脑卒中的全流程防控,减少新发残疾病例,帮助因病致残患者恢复生活质量。作为该工程的重点推广项目,由宣武医院牵头研发的“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系统”在全国多中心启动临床试验。此技术可促进卒中中重度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宣武医院介绍,迷走神经电刺激是一种微创手术。术中在卒中患者颈部的迷走神经上缠绕电极并埋置电脉冲刺激器,术后在肢体主动运动时打开刺激器,以特定参数刺激迷走神经,有效地辅助康复治疗。数据显示,该技术能在卒中后6个月的“康复黄金期”过后,帮助患者持续重建神经功能。目前,国际上已有部分国家将其作为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常规辅助治疗手段。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