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园丁颂丨罗振群:二十载深耕思政园 倾心培育时代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7 10:46:00    

在双峰县第三中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站在三尺讲台二十余载,用政治理论的甘泉滋养学子心田;他带领教研组同仁勇探课改新路,让思政课堂焕发蓬勃生机;他甘当青年教师的引路人,让教育的火种代代相传。他就是罗振群,一位用信仰与热爱诠释新时代思政教师使命的教育耕耘者。

课堂里的“引路人”:让思政课有温度有力量

“罗老师的课像磁石,总能把我们牢牢吸引。”这是学生们对罗振群课堂的共同评价。面对看似枯燥的政治理论,他有自己的“魔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鲜活故事,让课本知识对接生活实践。讲国家发展成就时,他声音洪亮、眼神发亮,仿佛把学生带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现场、脱贫攻坚的田间地头;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他又会从身边小事切入,引导大家思考“青年该如何与时代同频”。

这种“既有高度又接地气”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点,更读懂了“做人的道理”。有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以前觉得政治离自己很远,罗老师让我明白,课本里的‘家国情怀’,其实就藏在我们每天的努力里。”

二十多年来,这份对课堂的敬畏与热爱,换来了学生的成长,也收获了荣誉的肯定:从校级优秀班主任到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从“三星级名师”到连续两届县级骨干教师,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他对“引路人”角色的坚守。

教研中的“领头羊”:带着团队蹚出课改新路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2008年起担任政治教研组组长的罗振群,始终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深知,思政课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打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模式。于是,他带着全组教师啃课标、研学情,率先尝试“议题式教学”“思维导图学习法”,还主动加入危芝蓉名师工作室,把前沿理念带回学校。

深夜的办公室里,常能看到他和同事们讨论教学设计的身影;电脑里存着的,是他精心整理的教学反思。这份深耕不辍,结出了丰硕果实:从探索多媒体教学的县级获奖论文,到聚焦思维导图应用的省级一等奖成果,他带领团队一次次刷新学校思政教研的“成绩单”,让双峰三中的政治学科成为县域内的标杆。

青蓝间的“摆渡人”:把经验变成接力棒

罗振群深知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做好自身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同时,他积极投身于学校的青蓝工程,主动承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成为青年教师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他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从教学方法到课堂管理,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都给予悉心指导。2024年9月,他指导年轻教师王晓林参加县级青年教师赛课,从选题、备课到试讲,每一个环节都耐心辅导。在他的精心指导下,王晓林在赛课中脱颖而出,荣获县级一等奖。而王晓林所带班级在2025年高考中也成绩突出,创造了历史新高。他去年所带的新教师王柳荫同样进步显著,如今站在课堂上从容大方,教学有板有眼,已然成为学校的后起之秀。“年轻教师是教育的未来,要给他们搭梯子、铺路子。”在他的带动下,学校政治组形成了“老带新、新促老”的良性循环。

二十余载春秋,罗振群在思政教育的园地里默默耕耘。他用知识浇灌学生的心田,用创新推动学科的发展,用传承延续教育的力量。正如他所说:“思政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在成长路上,既懂道理,更明方向。”这份初心与匠心,正是他作为新时代思政教师最美的写照。如今,他培育的“学子们”已遍布各行各业:有的在乡村振兴一线当起了“新农人”,有的在三尺讲台延续着“育人初心”,有的在科研岗位上践行着“科技报国”的誓言。而他,依然守在那方讲台,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思政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的崇高使命。

这,就是罗振群——一位用二十载光阴,在学生心里种下信仰与担当的教育守望者。(通讯员 葛琼)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