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7月4日上午,7辆载着300多名“小候鸟”的大巴车顺利抵达东莞市大朗镇。他们来自3000里外的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在广东东莞、四川广安两地警方的共同护航下,跨越四省、历经27小时车程,“小候鸟”终于见到了在莞务工的父母,这也意味着东莞市2025年“百千万·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拉开了序幕。
“小候鸟”是对假期来莞与务工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的亲切称呼。这场“护航‘小候鸟’团圆行动”,由东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与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分局联合开展。大朗镇作为东莞毛织产业核心区,80万常住人口中近20万人从事毛织业,其中8万人来自四川广安前锋区。依托“乡情警务”合作机制,两地公安部门于2024年3月便签订年度跨区域警务合作计划,将暑期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纳入重点工作事项,并建立“东莞大朗—广安前锋跨区域警务合作(乡情调处)工作站”。今年,这一行动进一步扩大规模。为了更好保障这趟旅程,大朗公安提前派员前往广安研究方案,并于抵达当日安排铁骑前往高速接车引导,实行闭环护送。
“以前我得回老家接孩子,或者拜托老乡带过来,现在有公安护航,安全又省心。”蒋大仁已在东莞大朗毛织厂打拼20年,这个暑假他计划带儿子去江西探望外婆,“希望他感受家的温暖”。
据统计,东莞全市常住人口1048万,其中有约200万未成年人、60万老年人。与此同时,东莞流动人口规模庞大,每年还有几十万“小候鸟”群体来到在东莞务工的父母身边过暑假,人民群众在暑期对“一老一小”的看顾需求巨大。2025年“百千万·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将以60个省典型村为主阵地,鼓励全市各镇街覆盖全域,推动更多优质公共服务活动资源下沉到村社区、到企业、到小区,通过四大类主题服务,力争全市惠及达300万人次,让青少年儿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候鸟”群体度过一个充实、精彩的夏天。
抵莞当日,孩子们还在玉兰女警护苗队的讲解下,聆听了“落地第一课”,涵盖防侵害、防溺水、防诈骗、交通安全等安全知识。接下来,东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及相关部门还将继续邀请“小候鸟”们参加“安全童行·护航暑假”主题活动和“百千万·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并陆续开展防侵害、防溺水、反诈、禁毒等安全宣传教育,同时联合镇相关部门开展家访等各类关爱活动及服务,为孩子们平安度假保驾护航。
龚菊 麦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