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5年粤剧春班|广州粤剧院在演出中深化“传帮带”模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1:48:00    

“春班”,不仅是粤剧院团演出的黄金档期,更是地方群众享受文化盛宴的重要佳期,素有“无鸡不成宴,无戏不成年”的说法。尤其是在粤西地区,“吃年例,睇大戏”早已成为当地百姓最古朴、最喜爱的传统民俗。作为申遗成功的首个春节,2025年的粤剧春班与往年有何不同?日前,广州粤剧院举办2025年春班总结活动,晒出今年春班演出成绩单。

春班演出载誉而归,硕果累累

活动伊始,广州粤剧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林凯彬高度赞扬了广州粤剧团与广州红豆粤剧团在过去数月间,坚守在粤剧演出第一线的辛勤付出,称赞两团是极具凝聚力与战斗力的优秀集体。他表示,2025年初,广州粤剧院下辖的广州粤剧团和广州红豆粤剧团深入茂名电白、化州、湛江吴川以及广西合浦等多地,为各地送去65场精彩纷呈的春班演出,惠及观众近20万人次。特别是在1月30日至2月19日的新春期间,在短短20天内,两团便成功演出33场,以平均每日1.65场的高密度演出频次将高水准的文化艺术盛宴送至基层群众的家门口,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实现了演出市场与艺术口碑的双丰收,充分展现了广州粤剧院在传承与弘扬粤剧方面的出色成绩与社会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适逢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诞辰100周年,广州粤剧院在春班期间创新性地开展了线上直播活动,首次向全球观众呈现了“红派艺术进乡村”暨经典粤剧《搜书院》的精彩演出。此次直播借助茂名市广播电视台、大湾区卫视、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平台,实现了全球同步直播,吸引了超过40万人次观众在线观看。这不仅为粤剧艺术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更让全球观众得以领略粤剧经典与“红派艺术”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彰显了粤剧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深远影响力。

豪华阵容齐聚春班,热情满满

据介绍,今年春班演出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一是“传帮带”模式的深化与强化,粤剧名家与青年演员携手同台,传承与创新并举;二是青年戏迷的数量显著增加,这有力地说明了粤剧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

此次广州粤剧院的蛇年春班演出阵容堪称豪华,汇聚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黎骏声、陈韵红、苏春梅、吴非凡、李嘉宜等艺术名家,以及一级演员陈振江、李伟骢、陈健超、莫燕云等青年艺术家,还有卢文斌、梁文超、陈美娟、柯超杏等优秀演员。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艺术水准,为观众献上了一台又一台粤剧盛宴。演出剧目既有《范蠡献西施》《唐明皇与杨贵妃》《赵子龙保主过江》《姑缘嫂劫》等经典传统大戏,也有近年全新创排的《焚香记》《梁山伯与祝英台》《董生与李氏》,充分展现了粤剧艺术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2025粤剧春班艺术名家演出舞台。

2025粤剧春班艺术名家演出舞台。

2025粤剧春班艺术名家演出舞台。

2025粤剧春班艺术名家演出舞台。

2025粤剧春班艺术名家演出舞台。

“担凳仔,霸头位”,广州粤剧院春班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场场观演热潮。尽管演出通常在晚上8点才正式开场,但往往从下午三四点起,村民们便早早来到现场,占据最佳座位,只为一睹粤剧名团名家的风采。这种对粤剧的热爱与执着,早已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日常。

每场演出的观众规模因村落大小而异,但无一例外地吸引了三到六千名观众前来观看。除了热情的当地村民,更有大量观众从附近十里八乡驱车赶来,只为共享这场文化盛宴。演出现场不仅座无虚席,观众们将戏台围得水泄不通,甚至那些未能占得一座的观众,也站在观众席外围看得津津有味,形成了一堵壮观的“观众墙”,场面之火爆令人叹为观止。

戏台上演得投入,戏台下看得专注,不少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演员轻轻哼唱,用手在腿上打着节拍,完全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更有观众在演员亮相之后,兴奋地向身边的亲友介绍演员的表演风格和唱腔特点,如数家珍,仿佛在分享自己珍藏多年的宝贝。这一刻,粤剧春班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文化的传播,将台上的表演与台下的观众紧紧相连。

2025年广州粤剧院春班在广西合浦山口镇演出期间,台下专注观看的观众。

2025年广州粤剧院春班在茂名电白旦海村演出时,现场座无虚席。

随后,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黎骏声、陈韵红、苏春梅、吴非凡、李嘉宜等艺术家现场分享了春班演出的心得感受。

黎骏声总经理作为粤剧艺术名家,至今已参与过45年的春班演出,他指出广州粤剧院“传帮带”模式在近年的春班演出中不断得到深化与强化,粤剧名家与青年演员携手同台,资深艺术家的口传身授帮助了青年演员的成长,而青年演员的参与也为传统粤剧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连轴转的春班演出体现了剧团的专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他称赞演职员们紧密配合,以高质量演出吸引了十里八方戏迷朋友的关注和喜爱,延续了“万人空巷”睇大戏的热闹场景。

陈韵红亦是一位参与过多年春班演出的艺术名家,她感慨粤西地区群众对粤剧的喜爱,认为这种热爱是粤剧传承与发展的坚实根基。她寄语全体演职员:“我们要珍惜舞台,在艺术上敬畏舞台,对观众有责任之心,对同事有真诚之心。”

红派艺术传人苏春梅表示,今年是她回到广州粤剧院大家庭的第 11 个年头,她很开心每年都能参与到春班演出中,而且多是演出红派经典,通过春班演出,得以让红派艺术在基层不断生根发芽。

春班演出期间,奔走在演出一线的演职员们往往要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吴非凡表示,尽管每年春节都不能跟家人共度新春佳节,但能跟院集体一起深耕粤剧舞台,她依然感到幸福,尤其是观众们的掌声与喝彩声,都是对演员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也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

李嘉宜以“感恩、观照、思考”为关键词分享了自己的春班感悟。她表示,感恩领导关怀与团队支持,今年春班演出的量与质都得到了提升,对她个人而言,在春班舞台历练、艺术碰撞与角色反哺中不断观照自我,实现了自我成长。同时,她深入思考观众需求与粤剧创新,期待与团队一同推动粤剧不断发展前行。

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陈振江和广州粤剧团团长陈健超分别围绕各自剧团的实际作了发言。陈振江团长表示,在粤剧院的领导下,两团精诚合作,克服了连月演出的各种困难。他很兴奋地看到粤西观众的热情,演出市场的回暖,这充分说明了粤剧艺术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不断提升。他提到,今年春班演出中,青年戏迷的数量显著增加,他们不仅跟随剧团深入乡村观看演出,甚至为了追随心仪的“角儿”,自发组成了独特的“戏迷团”。这些年轻的戏迷来自不同的地方,包括珠三角地区、省外其他城市,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海外侨胞。他们热衷于用手机记录演出现场的精彩瞬间,并通过社交媒体将这些内容网络上。这不仅传递了春节的热闹与喜庆,更在无形中助力了粤剧艺术的传播与推广。

陈健超团长则通过演出场次、观众人数和演出收入等数据,深入分析了今年春班的良好态势,他认为,这些数据的增长不仅是演出市场回暖的体现,更是粤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有力证明。陈建超团长还指出,今年春班演出的一大亮点是“传帮带”模式的深化与强化。资深演员们不仅在台上与年轻演员同台献艺,更在台下积极指导和培训,帮助年轻演员快速成长,使其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加成熟、更具感染力的表演。此外,今年春班演出在剧目打磨、舞台技术和灯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力求为观众呈现更高质量的艺术享受。凭借演出的高质量和良好的口碑,部分邀请方已向剧团发出在当地连演三年的邀请。

采写:南都记者:周佩文 实习生 何梦怡 通讯员 文瑶

图片由广州粤剧院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