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李凤 麦映雪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3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宝安区中医院以优异成绩晋升A+等级(最高等级1-31名),位列全国620家三级中医综合医院前5%。这是该院连续第6年跻身全国百强。
宝安中医院(集团)在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连战连捷、屡获佳绩的秘诀,得益于医院“顶天立地,强腰固本”的发展战略。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近年更是以“进”为核心,通过人才兴院、学科强院、科研立院、文化引领、管理赋能等多维度举措,全力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为区域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效动能”。
“顶天”即重点建设总院的重点学科,提升总院核心竞争力;“立地”就是完善各街道的社康中心,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强腰”旨在推动两家分院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分院;“固本”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目前,集团已形成“1家总院(宝安区中医院)、2家分院(针灸医院、燕罗医院)、2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三级诊疗体系,为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与扩容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以“五有五提升”为重点学科发展战略,按照“专科、专病、专家、专药、专技”的建设思路,大力促进学科开展专项科研、研发专用制剂、推广专项技术、培育专长人才。目前,医院共拥有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3个,省中医名科1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中医临床重点、特色专科11个,省级示范社康中心1个,广东省中医全科专业基层实践基地5个。
中医药特色优势是宝安区中医院立院之本,医院打造了19个专病门诊,同时,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全生命周期诊疗中的特色优势。目前,医院可开展超60项特色中医适宜技术,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人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方针,以“内培”为核心,将师承教育模式贯穿始终。通过“学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系统化培养路径,培育出一批中医药技术精湛、具备体系化中医辨证思维的“铁杆中医”。在此基础上,医院针对院内不同层次人才开展专项培养计划,包括“育鹰人才”培养、干部培训、中医专科护士进阶培训、西学中培训班等,全方位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
在“外引”方面,通过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团队,8个深圳市、宝安区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团队,建立多个名老中医工作室,为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医院汇聚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享受深圳市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级名中医10名,市、区级名中医15名,宝安区首席专家3名,博士85名(博士后24名),硕士414名,高级职称323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56名。同时,培养造就了尹建平、金远林、宋银枝等省级名中医、业内领军人物,形成了以高端人才引领、中青年骨干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图源: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陈溶冰